基金牛蛙,品牌借势新方法?

木木MuMu 木木MuMu

3年前

收藏 收藏 1

点赞 3

【摘要】:当基金又绿了的时候,没有一只牛蛙是无辜的。

最近,基金大概在微博热搜上包年了。继基金段子、基金相亲角广为流传后,没想到“基金牛蛙”又来了。昨天,一条“基金牛蛙”的词条横空出世,冲上热搜。

基金牛蛙,品牌借势新方法?

据说基金牛蛙所到之处,一切都会变得“牛哇牛哇牛哇牛哇牛哇”,不少“韭零后”将基金牛蛙作为礼物互赠,就像7个月之前的那只“孤寡青蛙”一样,微博、闲鱼、淘宝等平台上再次响起一片蛙鸣。对于这一套路,网友们也不再陌生,但为什么“基金牛蛙”还能再次走红呢?品牌借势又可以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呢?

谐音造梗符合“韭零后”口味

“梗”更成为与年轻群体沟通的捷径,而“谐音梗”更是低门槛易操作的营销手段之一。基金牛蛙之所以火爆,在于其“牛哇牛哇牛哇”的谐音有趣好玩,不仅应景还容易被洗脑。因此,基金牛蛙的梗愿意被惨遭资产缩水的“韭零后”传播给别人,打入各个圈层,许多KOL自发玩起来“基金牛蛙”梗,二次创作优质UGC内容,使话题逐渐发酵为社会热点话题。

基金牛蛙,品牌借势新方法?

基金牛蛙,品牌借势新方法?

基金牛蛙,品牌借势新方法?

但是谐音梗也是有一定的时效性的,这就要求品牌能够及时读懂梗并且能够制造梗,提高网感。

成为“新基民”情感宣泄的窗口

基金牛蛙也成为了年轻基民表达情绪的一种载体,不同于之前各种基金段子的“苦中作乐”、“自嘲”的属性,“基金牛蛙”的好寓意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美好期望心理,更易引发大众共鸣形成病毒式的传播现象。“基金牛蛙”送祝福的行为看似荒诞,其背后映射的由于市场动荡而形成的“理财焦虑”。因为缺乏相关经验与知识而不足以但这不足以让他们在基金的市场中保证自己的收益和降低风险。

基金牛蛙,品牌借势新方法?

基金牛蛙,品牌借势新方法?

基金牛蛙,品牌借势新方法?

运用社交平台和丰富的表情包素材,创造出拥有表达自我情绪能力的网络流行语和图片,基民在释放自我的狂欢同时,也享受着被自己认同的成果被大肆传播所收获的成就感。

品牌推波助澜使之成为年轻人的社交货币

我们看到,这一届年轻人在理财上,除了会在各大社交平台学习相关知识,更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展现自己和基金“相杀相爱”的日常。这也就是说,与传统的投资行为相比,最近大火的这波“基金浪潮”显然开创了一种新的属性——社交。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闲鱼。早前,由于基金大跌,20多万“养基人”涌入闲鱼,以基金回血为目的变卖家产,形成一股“闲鱼效应”,闲鱼无意间成为流量风口。

基金牛蛙,品牌借势新方法?

闲鱼上许多基金段子也应运而生。

基金牛蛙,品牌借势新方法?

但对于不太积极的社会热点,品牌借势需要谨慎,闲鱼深谙此道。面对基民纷纷转卖物品,闲鱼“反其道而行”发布了一条公开信,劝导基民们理性转卖。

基金牛蛙,品牌借势新方法?

这种适当下场制止与呼吁,为广大受众留下了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温度的正面形象。其后闲鱼“牛哇牛哇牛哇”的点播服务,让创意落地到了和受众的social中,延长了传播周期。可以说,一个好的品牌梗能更轻易地获得社交媒体和用户的自发传播,成为广泛流通的社交货币。

基金牛蛙,品牌借势新方法?

总的来说,无论是去年的淘宝“七夕青蛙”还是今年的闲鱼“基金牛蛙”,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化传播的逻辑差不多,借势成功得益于其通过有节奏、有策略地打造相关趣味内容,锁定了核心用户,实现了病毒式裂变传播,从而出圈成为话题性品牌,这种营销模式并非不可复制。不过,并不是模式可以复制,意味着品牌就可以复制,如何将热点流量成功转化为品牌流量,还是因品牌而异。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木木MuMu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3

-已有3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木木MuMu

木木MuMu

广告狂人编辑部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