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的网红店,铁打的朝阳大悦城

甲方财经 甲方财经

2年前

收藏 收藏 1

点赞 2

【摘要】:到底谁在左右这些网红品牌的命运?

在一份权威年度购物新地标奖项评选中,朝阳大悦城获得评语中有几个扎眼的标签——网红打卡聚集地、绝对影响力、朝青新商圈、东部消费新格局。

的确如此。

·2019年朝阳大悦城销售额45亿+,客流2700w+同比增长5%,场内47家门店微北京销冠,会员140w+; 

·2020疫情冲击,朝阳大悦城全年销售额持平达仍达到44亿,一个月完成线上转型,当时200+品牌入驻,SKU总量5000+; 

·2021年全国十大驾车热门商城,北京朝阳大悦城排名第一;

但又不止如此。

·妈妈的味道,在朝阳大悦城开了6年,是附近一带有名的网红餐馆,2020年关停;

·魔都brunch名店Mr Burp,2018年入驻朝悦,一度是美食博主的打卡必去饭店,如今这些页面也以404;

·蛋糕界的Chanel名媛下午茶Lady M,2018年入驻朝悦,排队5小时,被黄牛炒到一块180,4年连关3店; 

·新元素,作为唯一西餐厅餐饮品牌入围2017年“大众点评必吃榜”,2021年从朝悦落寞退场;

如今,再搜索“朝阳大悦城网红打卡地”,会出现一连串新鲜又陌生的名字:未来茶浪、墨茉点心局、gleeglee、番茄口袋、CHUU、Gontran Cherrier、namacocoa、大树餐厅、哥老官、提督、花厨…

有位网友的评论十分扎心:“前不久刚吃过的一家店,再去发现就没了,这些网红店又能开多久呢?”

在朝悦,见证着网红店的光怪陆离,也见证着消费者的薄情寡义。到底谁在左右这些网红品牌的命运?

01

 品牌,并非朝悦不可

与朝阳大悦城实力匹敌的不在少数,合生汇、SKP、国贸、三里屯、华熙live等等都是北京活力指数排名较高的商圈。 

据赢商网统计2020年三季度国贸商城平均出租率达到94.3%,三里屯太古里半年度平均入住率为96%,北京西单大悦城、朝阳大悦城及天津南开大悦城的平均出租率录到达97%。

随着这些购物中心的迅速崛起,其在商业化+美食、+美妆、+娱乐、+休闲、+亲子、+零售等多种业态结合上有了个性化的突破,给品牌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坐标起跳板。 

举几个近两年商城做品牌管理比较火的三种玩法: 

●“首店”概念

品牌首店凭借“物以稀为贵”,利用区域特有优势,实现第一次亮相,或是跨界融合,可以制造不少“爆款”。

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20上半年北京引入首店达35家,其中零售品牌19家,餐饮品牌14家,休闲娱乐品牌2家。 

2021年,根据第三方监测机构选址中国统计,共有901家首店(含旗舰店)落地北京,中国品牌有767家,占比约85%。像是陶陶居、小放牛、墨茉点心局等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红品牌扎堆进京;小仙炖、伽罗生活等线上消费品牌在北京开设线下实体首店。 

而从商圈分布看,三里屯商圈为名副其实的首店收割机,入驻首店136家;CBD商圈落地首店127家,其中国际品牌超过三分之一,国际化属性鲜明。

而2022年,仅餐饮业就将通过首店政策吸引300个左右餐饮品牌进京。 

届时品牌面临最大的挑战可能不是如何选址,入驻哪家商城。大家都有机会乘着“首店”经济之风起飞,但能飞多久或许就不是风水说了算了。

●无IP不商业

引人关注、与人共情,能够第一时间“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和心情,便令原创IP具有了明显的“IP衍生价值”基础。而当原创IP创造出完整的商业生态,自带数以万种计可能性,更大大拓宽了未来的“衍生玩法”。 

商业地产是疫情初期损失最大的行业之一,引入品牌IP是疫情后恢复营业额的一个重要利器,成为线下新战场。 

比如:设计北京&艺术北京×北京SKP、触电•整容液×北京朝阳大悦城、海绵宝宝惊喜派对 × 上海长风大悦城、百家博物馆 × 全国万达广场、情绪记录馆 × 北京国贸商城 …

除了IP合作,不少商城也开始开发自己的IP。像朝阳大悦城从2013年就开始重点孵化原创IP,建立自有矩阵。

当朝悦一类的商城商业体在不断进阶之时,也将预示着未来入驻的品牌或许也将拥有更好的流量基底。

●数字会员体系

据商业地产数字化研习社发起的《疫情期间,您的商场都开展了哪些数字化营销手段》问卷调查显示。疫情期间,有会员系统的、会员数量较多的商场,明显比没有会员系统或数量少的商场,线上销售业绩好。

其实不然,消费者口中的“网红店”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改变,那些人头聚集火爆的场面,也会在数周之后消失的无隐无踪。

商城依旧还是那个商城,但品牌早已不是当初那个“网红”的样子。

02

流量地标没有错,错的是品牌对自己的误解

剥离外部等因素,我们这次仅想从品牌自身运营的角度聊聊这个问题——品牌该如何避免成为“流水的网红店”,在入驻期间甚至更长久的时间、更不限的空间内打造口碑。

有几个不得不说的品牌经营底线:

●不亏钱

对于任何品牌“不亏”都是不能逾越的底线。 

当然生意越来越难做,绝大多数的品牌在启动初期,甚至是中后期能够实现盈利是极少数的,这里的不亏更强调一种平衡。

比如广告与实力的平衡。如今是买家市场,产品供大于求,需要给消费者一个选择的理由,品牌会投放各类广告做营销,但最终这些都会落回产品的内容本身。

比如流量与运营的平衡。绝大多数品牌早已耳濡目染有了经营“池子”的意识。但时常这些只停留在计划上,当有了流量矩阵,但是没有配套的内容和服务,再多的“鱼”也不会停留。 

●线上+线下的联动

我们时常能遇到一些网红品牌线下店动辄就排队几个小时,每日提前售罄的盛况。

但线下再火,如果没有线上连接,这把火也烧不旺。

不少品牌在成为“网红”后短期内能够取得线下销量暴涨的增益,但由于缺少线上连接的长期主义视角,无法将这些短期客户资产留存。 

疫情是一个突发变量,移步线上”已经成为不少企业的自救方式,但新零售时代,人-货-场永远都是根基,线上线下完美结合才是零售时代的本质。 

消费者需要“体验零售”,体验视觉、体验包装、体验结算、体验交流…

消费者同意也需要“效率零售”,一手信息、会员管理、售后服务、快递配送… 

●实现复购

当然并不是品牌不能拥有网红属性,成为爆款,对于新晋品牌成为爆款是能够降低成本实现快速获客的有效方式,但这个方式的重点不在于“热闹”,而是通过成为网红拥有品牌的社交资产。 

网红品牌之所以平均生命周期短,从销售这一点看,是因为无法产生复购。

“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比较普遍,那些人头攒动的活动,一方面可以说明营销效果的实现,但另一方面看很多时候都是自嗨。

消费者的“薄情寡义”与“见异思迁”甚至“墙头草随便倒”,都是人性的弱点。

有太多人喜欢到网红店去打卡,是真心喜欢产品吗?并不见得也许只是凑热闹罢了。是真心向往品牌吗?并不见得,或许只是为了在朋友圈里多添一条谈资罢了。

如何留住“难搞”的消费者,实现复购,品牌要多方面复盘:管理、技术、产品、定位、供应链等等。

●应对抄袭

品牌之所以想成为同类网红,主要是想复制人气、成名、增长的速度,借势翻身。这是一种社会竞争,体现品牌追求个性化激励以及获得认可的渠道

一些先发品牌提前切入细分市场,开辟了属于自己的蓝海,创造了新的细分品类,且实现了“品牌即品类”的强势定位后,就会引发复制效应,成为当下的一种时尚。

元气森林之外,有小宇宙、清汀、轻汽、宜简、 秋林、711气泡水... 

WELEMON王柠外,有素匠泰茶、B+SHAKETEA、SOHA唆哈、TANING… 

嗨特购外,有好特卖、Boom Boom Market、小象生活、食惠邦、禾其多...

但不论是早一步成名,还是正在成名的路上,最终能走多远多久,依然是需要靠品牌内外兼修,在借势的同时搭建核心壁垒,实现差异化,在复制爆款的过程中实现不变,与变。 

03

品牌们,成为网红第一天就要自我警醒

想要成为长期主义的硬核品牌,从成为网红的那一刻,要自觉亮起警醒的红灯。

警醒数据:追求销量、爆单是现实需求,但品牌不能沉迷于数据算法,一味追求各大平台社交媒体的数据,品牌尽品牌之事足矣。 

警醒资本:品牌很容易陷入资本的裹挟,变成一个估值游戏。资本确实是好事,可以实现快速增长,但资本也是难的,品牌很容易骑虎难下。

警醒创新:品牌都会在实现一定高度后追求创新,从而创造出一些伪需求。品牌们的难,难在如今的消费市场刚需大品牌已经被瓜分,但同样易也在传统品牌占据头部之后,如何做的更细分专注。 

警醒时间:成为网红,不是品牌的高光时刻,而是红灯警报。因为品牌即将要面对的情况是极其复杂的:营销内卷、重复浪费、同类复制、快速消亡,这时候对品牌建立壁垒是极具挑战性的… 

04

甲方财经的思考

植入消费者心智才叫真“红”

成为第一,成为网红,从来不叫真的红,能留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才具有长期势能。 

真正的好品牌,不只是拥有物理世界的货架,实现更好的地段、更优的店铺、更多的渠道、更精的运营。

还需要置办消费者心中的生理货架,占据更多的青睐、更深的渗透、更长久的口碑。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甲方财经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2

-已有2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甲方财经

甲方财经

微信公众账号:甲方财经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