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年营收到5亿总结出的50条创业作战心得

一介局外人 一介局外人

2年前

收藏 收藏 3

点赞 0

【摘要】:总结提炼了50条实战心得,边行、边学、边想、边记。

本文主要从做企业和品牌的多个角度,总结提炼了50条实战心得,边行、边学、边想、边记。每一条心得都是战后总结的核心规律,与大家分享,希望对于指导新 品牌起盘和 新品类 发展 有所帮助 。

品牌年营收到5亿总结出的50条创业作战心得

【关于品牌战略】

1、战略的形成,通常是事前适当考虑,事中边干边学,事后总结提高的结果。这个过程,体现的是一个顺势而为的动态学习调适过程。

2、战略再好,也需要一把“开鱼刀”。一个初创企业或子品牌起步阶段,能够把业务快速撕开一个口子,迅速见到成长和现金流,比纸面上的优美战略重要得多。

3、企业经营永远在“不变、微调、乱变”之间的拿捏。愿景是“不变的”,这东西就是个灯塔;战略是“微调的”,根据实际环境进行综合的资源调配,随外部的竞争和对行业本质理解的相应调整;“开鱼刀”是“乱变的”,完全没有章法可依,千万别死守某把“开鱼刀”,一个方法不灵赶紧换第二个,快速切换到能战略落地的那把最有效率的“开鱼刀”。

4、越往高处走,越需要“自废武功”。要尽可能做减法,聚集式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不然精力和人力的过于“分散”,初期不会觉察,但毕竟,企业的能力是有限的,当“能力”无法持续培养时,就会遭到竞争对手的狙击。

5、所谓的“机会成本”,便是“舍得”。经营企业和经营人一样,不舍不得,大舍大得,方为舍得。不懂得“放弃”,就永远不会“得到”。

6、在细分领域,只有做第一名;在大品类,必须排名前三。市场大小不同,企业目标则不同。小河里长不成大鱼,大海里才有。

7、小逻辑要服从大逻辑,小聪明打不过大智慧。企业生存是依托于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被发掘于产业,产业是取势于国家大势,国家是共存于世界经济体。大势之下,才出枭雄。

8、国货崛起时代的生意本质是做“价值突破”。产品体验在某几个顾客最在乎的环节“突破”而达成五星级,然后用二三星的价格销售,这就是国货崛起带来的品质升级和消费升级。

9、小公司慎言核心技术创新,最好是能立即产生效益的创新。对于技术创新,小公司戒之在赌,量入为出是其根本,现金流为王;大公司戒之在怠,瞄准了则死咬不松口。

10、现金流对创业公司来说,永远是第一重要的事。如果只有一条建议,那便是:什么能赚出维持运转的现金流,就先干啥。

11、省一元就相当于赚一元。分清“策略性成本”和“非策略性成本”的概念,所谓“策略性成本”是指能直接创造出业绩的花销,这类成本不能削减,例如广告营销费。“非策略性成本”费尽心机省下来的钱,很大部分是为了增加“策略性成本”。

品牌年营收到5亿总结出的50条创业作战心得

【关于品牌营销】

12、近几年崛起的每一个成功的新锐品牌背后,都有冠军品类的支撑。找到核心优势品类并干到第一对于起盘至关重要。

13、开创品类成为品类心智代表,永远比在已有市场里面寻求创新突破效率更高。用红酒的价值要素做普洱茶、用龙井茶的价值要素做特仑苏,都是价值曲线的再塑造,混搭塑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品类蓝海机会。

14、无限改进型产品依靠产品功能的突破来驱动,有限改进型产品依靠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来壮大。前者的代表如汽车、电脑、手机等,随着科技进步就可以无休止地改进下去;后者的代表如可口可乐、农夫山泉,啤酒、洗发水……在这个大类中,产品本身的改进是有限的,努力到一定地步后,改无可改,产品品质上大家都没什么明显差异。

15、购买“功能驱动”型产品时,消费者更看重“功能获得”,购买“品牌驱动”型产品时,更看重“情感获得”。所以产品不同,消费者的营销心智点也不同。

16、新消费时代,定位理论抢占的是用户的场景心智和生活方式心智。定位理论我觉得一直没有失效,只是最早定位是定义到品类代表,而现在定位讲求定义到场景和生活方式代表。如果没有场景和生活方式心智,精细化发展的今天,消费品牌拓品将非常艰难。

17、企业竞争的实质,归根结底是对信息空间的占领、对品牌话语权的争夺。是对消费者所处的生活空间、信息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文化空间的占领。

18、品牌营销其实是为用户造梦。广告中应该展示的不是你的产品多么多么好,而是消费者拥有了产品之后,他的人生会是多么美好。

19、重复是品牌建设的基本秘诀。对品牌一致性的坚持,实际上就是要求品牌采用“同一个声音”向消费者心智持续灌输。

20、场景定位了产品,定位了品牌,定位了战略。营销要拥抱场景思维,用户需求在场景中才真实,用户心智在场景中才有效。需求是营销的前提,而场景就是对需求进行具象化、形象化呈现的一个利器。

品牌年营收到5亿总结出的50条创业作战心得

【关于leader】

21、企业或项目的最高领袖一定要给自己留一些时间。最高领袖这个职位,本来就应该闲一些。聚焦制定战略性的工作,是一种宏观上的把控。切不可把自己搞得太紧张,太执着于细节,因为最重要的事情需要“离远一些看”,需要“闲散一些想”,需要“放松一些做”。

22、找人、找钱、定方向,这就是企业领袖的日常外求核心要务。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企业最高领袖一定要多花时间外求和思考。因为招人、找钱、定方向中的任何一条,都不是待在公司和日常细节较劲能解决得了的。

23、如果不爱干,就找爱干的人;如果不擅长,就找擅长的人干。这才是“老板”这个角色的最大考验。大家总说所有事情的底层逻辑都具有相似性,但是财务、产品、运营、营销等各环节对逻辑、经历、性格的要求当真不同,别想说所有的正确与否都寄托在老板一个人决策。因为老板也非完人,只应该决策事物推进的轻重缓解,而非决策业务各环节的专业好坏。

24、没有微观体感,只靠逻辑和套路判断,就是自欺欺人。打大仗的顶级高手,宏观能力很强很重要。但每场战争都要打赢,需要有微观的体感。布局于每一个关键细节,决胜于千里之外。投资人出身的第一次创业很难,是因为他的宏观能力和资源能力很强,但核心是在经历上没有微观体感。

25、勤奋和偏执的人,更要学会跟这个世界和解,享受生活。商业是以利润为中心,人生是以意义为中心。人生逻辑永远大于商业逻辑,不要沦为商业的奴隶。做一个有七情六欲完整的人,才能做出有灵魂的品牌。

品牌年营收到5亿总结出的50条创业作战心得

【关于人和组织】

26、创业合伙成功概率上来看,2个人比3个人好。两个人保持“无缝沟通”,比三个人上演“三国”来的轻松。

27、为什么创业时还都要有个搭档,通常是因为“领导者”和“管理者”内力相斥。“领导”最重要的是“复杂问题简单化”。“管理”,则要“简单问题复杂化”。一个具有视野高度的“领导”,扫一眼天下就知道自己该干点什么!这就是“化繁为简”的内力。而“管理”呢,需要把大问题拆解成小问题,把大方向分散成小细节。绝大部分时间,管理都是在干“小事”,但这些小事加起来就是运营效果,也就是“化简为繁”的内力。

28、做消费品牌,产品很重要,但是雕琢组织更重要。创始人一定要成为一名“组织的优秀产品经理”。组织一群人,去做一件事。

29、好的使命,应该是一种“宏大,感召,还能形成反馈闭环”的东西。“使命”的价值在于感召和吸引牛人加入;和解决大部分员工工作动力和工作热情问题,从而形成更好的自驱和协作。

30、招有理想的人真的很重要,这帮人眼里有光。对于企业经营,我们要时刻思考,到底是为了给庸人们提供一个栖身之所,还是为了给有理想的人们一个逆袭之地。

31、入职前,一定认认真真做背景调查。背调花钱、花时间,虽然有些辛苦,但是相比因为那些虚假包装和混跳板的人,而损失的金钱和擦屁股的时间相比,差的太多太多了。

32、招人面试一定要“理论谈逻辑”、“案例论细节”。进而结合实操案例,说说案例是如何证明理论的。有效解决以往经历是主导还是参与,跨行业过来新企业是否能够有效迁移方法论和经验。

33、长远要做的事情,一定是自建团队。外包的东西,永远是80分。外包在起盘之初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效果问题,但是起盘后要想达到100%甚至收获惊喜,就需要自己团队来实现了。因为外包不只伺候一家企业,品牌所追求的“独特调性”与他们无关,他们只想“交差”,然后“结账”。

34、最终员工能否留得住的核心原则就一条:匹配。个人目标实现和公司目标实现之间是否在某一条轨道上匹配;个人薪资的需求和公司眼前能给到和未来能许诺之间是否匹配;个人能力和结果的成长和公司给到的正反馈是否匹配;个人能力发挥所需要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土壤和公司的实际环境是否匹配等等

35、组织工作中善用工具的习惯非常重要,好习惯才能事半功倍。“思维导图”负责“天马行空”,“甘特图”负责“法度森严”,PPT负责“沟通辅导”。

品牌年营收到5亿总结出的50条创业作战心得

【关于资本运作】

36、第一次创业尽可能少拿钱。因为精打细算比大刀阔斧成功率更大。

37、做企业不一定必须融资,但是想做颠覆行业的未来赛手,那融资就是必然条件。用雷军的话说:“找一个超级大的市场,融到花不完的钱,然后找超一流的人才一块搏命去拼。”融资解决的不只是钱,更重要的是推进时间。

38、投资企业/项目可以有标准,但是不能盲目顺从标准。标准会为了追求逻辑而变得程式化,而风险投资,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恰恰是不能太依靠逻辑。

39、创始人和品牌要重视公关形象的建立和维护。投资人也是人,是人就会有审美偏好和感情用事。尤其是创业初期,能否拿到融资和估值大小,更多取决于创始人和品牌的整体形象。

40、尽可能不要找新机构,选投资人尽可能要老成的投资人。新投资人和机构对投出去的钱非常谨慎,而且对投出去的钱时刻保持高度紧张和高预期。但是投资人就是投资人,操的应该是锦上添花的心,而不是给经营者事无巨细的“关怀”。

41、怎么能把钱给不缺钱的人,才是投资的核心竞争力。不缺钱的人和项目,才更容易成功。

42、做事的人无所谓资本环境悲观还是乐观,他们只关心如何把事情做好。

品牌年营收到5亿总结出的50条创业作战心得

【关于创业心态】

43、在激情正盛、年龄最盛的时候去创业,才会感受到幸运。创业最重要的是资源和优势是什么?不是资金、知识、经验、人脉,而是勤奋、悟性、灵感和激情。其中最重要的是创业激情,激情又跟年龄和坚持奋斗过的年限息息相关。

44、创业,能活下来就是第一要义。“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就有翻身的那一天。只要大方向是主流的,我们会等来风口和机遇,区别只在于风口是产业更替大风口、产业内创新小风口,亦或是流量平台的更替迭代。

45、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只要觉得自己真的“接近真相”了,纵使别人都质疑甚至是否定,坚信这条路走得通,然后赋予寂寞耐受力,这就是最好的经营战略。

46、格局的大小往往是性格使然,而性格决定命运。大部分人都在用一生治愈童年,但真要实现格局打开,就要变得更宽容、更大度、更从容。只有具备这种从容,才可能更上“层次”。

47、钱和GDP能衡量大部分事物,但就是衡量不了让我们生活变得美好起来的那些东西。越早释放自己的人,放松心态,反而越能赚到钱。越是每一分钱都不放过的人,反而会越离目标渐行渐远。

48、员工在企业做到真正“有视野”,那就是:如果认为自己终有一天会当老板,就要在打工时具备老板的心态。个人发展也是创业之路,我们都讨厌“办公室政治”,但是真必须要讨好一个人,那就是老板。而讨好的方式,只能有一个:拼命帮他赚钱或者替他省钱。

49、年轻人打工,唯一需要考虑的是,这家公司是不是能让你学习、锻炼、成就一身武功。其余的,什么待遇啊、同事关系啊,都别太在意。这是我跟同事经常聊的话题,真正聪明的人,是能看到未来的,而不是只盯着眼前的一点儿蝇头小利。

5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局外人思维看世界。站在三环边看北京,最多看方圆一里地;站在国贸大楼楼顶,你能看遍朝阳区;站在珠穆朗玛峰顶,你能看全中国;站在月球上,你才能看到全世界。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一介局外人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一介局外人

一介局外人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