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文案之光~

文案包邮 文案包邮

1年前

收藏 收藏 1

点赞 2

【摘要】:天地茫茫间,一匹瘦马踏雪如飞。

冬夜。暴雪。

天地茫茫间,一匹瘦马踏雪如飞。

仔细看,马背上有个人,冰霜凝结了他的头发,像是一个大侠。

这是古龙的武侠?还是金庸的武侠?他根本四顾无暇,因为他正在逃命。

后来这匹马跑到了一个火车站,他下马后,买了一份地图,发现他已经从内蒙跑到了黑龙江齐齐哈尔泰来县,否极泰来的“泰来”。

几天前,他差点死在内蒙,此时的一碗热豆浆又让他活了过来。

他弃马上车,投奔了大哥,但因为办不下来户口,他继续逃,经大连,过青岛,一路回到了上海老家,老家的亲戚不敢留他,他只得拿着父母从香港寄来的150元港币,偷渡到了香港。

这个人就是倪匡。

刚到香港的第一天,他吃着7毛钱一大碗的叉烧饭,仿佛是在天堂,几天前,他还在苦海。

在-30℃的内蒙,大雪封路,运不进煤,为了防止被冻死,倪匡作主拆了一座木桥,大家生火取暖,挺了两周,结果因破坏交通被打成了反**,关在小木屋,每两周送一次饭,是一大块冻豆腐,用斧头劈开吃。

后来一个内蒙朋友说他不跑必死,偷偷把他放了,还给了他一匹马,让他一路向北,找个蒙古部落,最好再娶个蒙古老婆,生个孩子,基本就得救了。

结果大雪茫茫,不辨方向,得亏老马识途,直接给他导航到了火车站。

也幸亏是火车站,随着火车开动,一个时代也缓缓拉开大幕。

人类之所以有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

——倪匡

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倪匡没有跟着父母去香港,而是和大哥一样留在内地建设祖国。

后来去到香港,他也并未投靠父母,而是选择自力更生。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荃湾工地搬砖,一天净赚两块九,可以吃四碗叉烧饭,他非常满足。

没活的时候,倪匡就和工友们一起读报,看着那些小说文章,倪匡说:就这?我也能写。然后立刻遭到工友嘲讽,他不服,一下午写了篇万字小说《活埋》。

工友读后大呼过瘾,鼓励他投稿,结果被《工商日报》采用,编辑删掉一千字,付给他90元稿酬。

发现了“财富密码”的倪匡开始每天一篇,连续投稿,结果全部登报。

后来他直接在《工商日报》开了专栏,同步给各大报纸供稿,《真报》社长听说他没固定工作,就请他去报社上班。

在报社里,主任要喝咖啡,他去买咖啡,社长出去应酬,他来写社论,副刊需要影评,他来写影评(电影没看过)。

台湾武侠小说“四大天王”之一司马翎,失联断更,他来写连载,结果好评如潮,司马翎回来很生气,看完倪匡写的小说气消了一半,说你续的还不错。倪匡说,明明写得比你好。

倪匡名气大振,开始同时给十几家报纸供稿,其中也包括金庸创办的《明报》。

屡替张彻编剧本,曾代金庸写小说。

——倪匡

《天龙八部》里面的阿紫后来瞎了,而把她写瞎的,正是倪匡。

因为讨厌阿紫,所以当金庸去欧洲出差,他来代笔《天龙八部》,就趁机满足了一下私心。

在这之前,倪匡一边在金庸的《明报》供稿,一边和金庸笔战。

金庸(左)倪匡(右)

接着金庸就把他挖了过去,第一个月拿到了630块的工资,倪匡生平第一次拿到一张500元大钞,和老婆大笑了半天。

此时的倪匡在《明报》已经有两篇日更的武侠小说了,但金庸还嫌不够,让他再开一篇新派的,于是倪匡转向科幻,开篇了大名鼎鼎的《卫斯理》。

《卫斯理》系列让倪匡真正出了圈,成为了响当当的大作家。

一时间他的文字霸版香港报纸,1965年12月某天的《明报》,《卫斯理·蜂云》的边上,是倪匡代笔的《天龙八部》,背面是他以笔名“岳川”写的武侠小说《剑谷幽魂》。

而这个叫“岳川”的笔名,还负责在其他报纸写影评,经常会和一个叫“何观”的影评人互怼,怼着怼着怼出了感情。

后来才知道“何观”就是张彻——中国武侠片“祖师爷”,编剧、导演、影评、作词,样样精通。

张彻请倪匡帮他写剧本,本着有稿费就往死里赚的原则,倪震又点开了剧本技能。

没想到他第一个剧本就大火特火——《独臂刀》成为香港第一部票房破百万的电影,张彻借此荣升百万票房导演。

但这远未及倪匡的巅峰。

1970年李小龙回到香港,倪匡为之量身打造了剧本《精武门》。

“东亚病夫”的招牌被李小龙一脚踢开,一起踢开的,还有倪匡此前的票房纪录,被《精武门》刷新至443万。

相传倪匡写剧本的桌子有八个抽屉,一个抽屉一个剧本,每天一个抽屉写一个小时,写完就去喝酒,严格执行8小时工作制。

而这中间倪匡在各大报纸的小说、社评也从未间断过。

江湖传闻,倪匡的写字速度每小时8000字,据他自述一小时能写11页稿纸,大约5500字。

按正常人手写1-2秒一个字的速度,倪匡写文基本是落笔就写,抬笔即成。

金庸评价倪匡称:

“无穷的宇宙,无尽的时空,无限的可能,与无常的人生之间的永恒矛盾,从这颗脑袋中编织出来。”

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倪匡

古龙曾经说过:

“若有人要拿刀来杀倪匡,全天下能为他挡刀的,只有我一人。”

当初古龙在台湾被排挤,倪匡替金庸的《明报》向他约稿,《绝代双骄》横空出世,成为古龙的里程碑之作。

再后来《鹿鼎记》完结,金庸封笔。为了让《明报》继续有武侠连载,古龙创作了《陆小凤传奇》,接着大获成功,从此古龙的事业直上云霄。

对于倪匡的知遇之恩。古龙很少会挂在嘴上,因为全在酒里了。

每次古龙约倪匡喝酒,都要喝上一个通宵,然后第二天送去医院打吊瓶。

古龙(左)倪匡(右)

当然古龙也有看不惯倪匡的地方,那就是倪匡从来不断稿,他经常教训倪匡:不断稿算什么作家。

有一次古龙写《绝代双骄》断稿了,前面刚写到小鱼儿掉下山谷,后面只能让倪匡代笔。

倪匡写了10多万字,古龙回来不知道故事到哪了,直接就说小鱼儿做了一个梦。

金庸断更怎么办?倪匡顶上。

古龙断更怎么办?倪匡顶上。

倪匡断更怎么办?笑死,倪匡根本不会断更。

即便如此,他照样有大把的时间花天酒地。 

人类早期AI写作的珍贵影像

不要问我写作技巧,只要开始写,就会越写越好,你们这样问,就代表你写不出什么好小说。

——倪匡

有一次香港作协举办写作培训班,请倪匡讲讲他的写作技巧,说了上面这一番话。

他还说:

“许多人说写小说要讲灵感,我完全不讲究这些。我最多时同时写12篇连载小说,以及散文,杂文和电影剧本,我一直限定自己的工作时间,到期限我一定交出来。我在报纸上写连载,每天都要交稿,我即便离开香港出去旅行一两个月,散文和杂文都可以一天不断稿,不要说是小说。”

“我觉得写作是我的一个职业,一定要很敬业和乐业地把它搞好才行,不能今天情绪不好就不写。”

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倪匡所说正是一种非常职业的「文案精神」。

就像周杰伦不会因为歌瘾发作才会出新歌,梅西不会球瘾犯了才上场踢球,文案不能一直等到灵感造访、大脑开光,才开始工作一样,工作单一来,键盘就要敲起来,Deadline一到,成稿就要给到。

中间可能会卡文,找参考也好,生憋硬套也罢,总之不管怎样先写点什么出来。

就像倪匡说的:只要开始写,就会越写越好。

其实说到技巧,倪匡也不是没有分享过。

他在写作的时候,脑子里首先浮现的不是文字脉络,而是一幅幅画面,这些画面组成了一个故事,他要做的只是把这些画面用文字记述下来。

也曾经有人提议他写一本自传,记叙他的一生,倪匡回答说,他的一生用一句话就能概括:

“1957年来到香港,然后写作了50年。”

他用8000万字写完了卫斯理的一生,而他自己的一生却只有区区18个字。

就像在2012年,他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的时候,他走上舞台中央,说:

“我有稿的。”

然后开始念稿子:

“多谢大会,多谢大家,多谢。”

(念完‍收稿)‍

很好,这次的更短,只有10个字。

[全文结束]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文案包邮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2

-已有2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