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培训之【品类篇】丨第1讲《品类的相关概念》

策略人藏锋 策略人藏锋

1年前

收藏 收藏 1

点赞 1

【摘要】:品类是某类特定需求的产品集合。

你好,欢迎收听《品类认知》的第1讲《品类的相关概念》。

我是策略人藏锋。

在《品类认知》这门课程开始之前,我想,你肯定会有一个疑问,品类到底是什么呢?

在给出品类的定义之前,我们先引用冯卫东老师对品类下的定义:品类就是顾客在购买决策中所涉及的最后一级商品品类,由该品类可以关联到品牌,并且在该分类上可以完成相应的购买选择。

他还提到,只有明确品类归属,才能有效对接顾客的需求。因此他还给品类下了另外一个定义:品类就是满足需求的具体手段,而且被顾客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做出的分类。(资料来源:《升级定位》冯卫东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可能你会觉得有点难以理解,我们来消化一下哈,冯卫东老师主要提到了品类两个要点:一是这类产品能满足顾客某类需求,二是这类产品是顾客理解的方式做出的分类。

品类最初是商品的分类,只是在品类思维里,这种商品分类必须和消费者的需求决策有直接的关联。所以,我们给品类下的定义为:“品类是某类特定需求的产品集合。”

这个定义里有两个主体,一是从买方的角度,是满足顾客的特定需求,另一个是从卖方的角度,是满足这样需求的产品集合

比如咖啡是商品的分类,而在品类的思维里,顾客会在不同的场景下选择不同的咖啡品类。比如在某个点,你想在办公室里快速喝到咖啡,且价格不贵,同时又希望咖啡的口味大致过关。

这时,你就不会选择耗时较长且价格相对稍贵的现磨咖啡,以及价格虽便宜但口味不佳的传统速溶。所以,精品速溶会进入你的选择范围。

同时,我们可以从拆词的角度,品就是产品,类是客户需求的类别集合。所以从这个角度去讲品类的时候,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这个产品解决了顾客什么样的需求?

理解了品类的定义之后,你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品类得以形成主要有哪些因素呢?

我在这里列举一些原因,帮助大家一起散发思考:

一是技术驱动,这是从产品经理的维度,找到技术迭代的空隙点。比如精品速溶咖啡三顿半依托其冻干技术,对比传统速溶做到更还原咖啡口味。当然,这个技术不一定来自于本身所处行业,也可能是其他行业技术的运用。

这里可能需要提一下传统速溶(如袋装雀巢)和冻干咖啡/精品速溶(如三顿半)的区别,可能大家会更容易理解。

传统速溶的工艺是将咖啡萃取液中的水分蒸发,而获得的咖啡提取物,能很快地溶化在热水中。缺点是咖啡的香气不足。

冻干咖啡是利用冷萃技术得到咖啡原液,再将液态制品冷冻及通过升华作用将冰除去,而制得的速溶咖啡。冻干咖啡这里用到的技术是咖啡原液、冻干、无菌锁鲜三种技术。所以较好地保留了咖啡原有风味。

二是创意驱动,即通过消费者的需求洞察,找到一种“旧元素,新组合“的方式,以此形成一个新的品类。同样以咖啡为例,比如将咖啡和第三空间融合的星巴克模式。本身核心不在于产品本身的技术迭代,而是通过产品创意的形式,满足顾客特定的需求。

有时候我们分析市场的供给端和需求端,产品创意便是供给端的一个要素,因为它让供给变得更多元了,也就刺激了需求本身。

三是消费水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家手里得有一定的钱才有可能消费。这几年新锐品牌风也是跟整体的收入水平呈一定的相对应关系。

四是消费观念,它比较有时代特色,比如以前是吃饱,现在是吃得健康。所以元气森林做无糖,可口可乐做零度,美式咖啡也越来越流行。当然,这也是在特定的城市才会出现,因为观念既是文化上的变迁,同时也是钱包厚度的变迁。

当然,还有其他的驱动要素,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在了解了品类形成的驱动力之后,我们来讲品类认知为什么如此重要?

从市场维度,无非就是供求关系。供给指竞争者少,需求是依托于顾客的购买形成庞大的市场。但二者并非都要全部具备才能去做。

比如,盘子大、增长高的市场,即使竞争者多,但大家面对超级大蛋糕的情况下,都能分到一杯羹。盘子和增长都不算可观的情况下(但也需要达到一定的量,以及要看企业对于未来收入的预期),但竞争者足够少,也是一个机会所在。

从品类认知重要性的角度,一是要找到顾客特定细分需求所在,这样的需求是长期稳定的。二是确定了方向之后,便是要做到聚焦统一。‍‍

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品牌也是。

比如杯装奶茶这个赛道,现在做相当于事倍功半,甚至事倍功半都远远做不到。伴随着技术的迭代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这个品类进入了衰退期,此时入局无异于“自取灭亡”。我们看这个赛道TOP1的香飘飘,这两年也在巨额亏损。

某种意义上,品牌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完成了特定的使命。当然,有没有可能就在这个赛道上自建第二曲线呢,这个也有可能,但需要依托于变革性的技术出现。比如做到更便捷,且口味相对不错。(健康也是一个要素)

在确定了方向之后,可以做到聚焦。这是从资源的角度出发,因为研究经济学的本身是为了合理配置稀缺资源。从实操的角度而言,企业肯定是希望做到降本增效。在有限资源的背景下,做到收益最大化。

比如花西子在选择东方彩妆这个赛道后,在品牌(品牌名,logo,品牌故事,品牌理念,品牌代言人)及产品上(命名、产品设计、成分由来)都遵循在“东方彩妆”这一条主线上(具体这些内容,你可以通过花西子的官网和猫旗进行了解,这里就不细讲了。)。

总的来说,前者是选择(品类赛道),后者是努力(聚焦统一)。

选择大于努力,所谓难而正确的路,首先要保证正确,然后再讨论难易程度。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时候都是难而错误。

大道至简,品类思维的本身就是市场细分的逻辑。枝叶或许看起来很新,但将其生长出来的根却依旧是老样子。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策略人藏锋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1

-已有1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策略人藏锋

策略人藏锋

微信公众号:策略人藏锋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