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挑拨对立,上野千鹤子“渡劫”

广告圈头条 广告圈头条

1年前

收藏 收藏 1

点赞 1

【摘要】:广告还不如让ai做

各位好,这里是头条哥。

互联网上吵了一个星期的“上野千鹤子对谈北大宿舍”的视频大家都看过了吗?

本来可以是推动大众了解女性主义的一件好事,但视频中所谓的三位“北大校友”对上野千鹤子老师的提问,让原本很多期待值拉满的人感觉到失望至极、匪夷所思。

头条哥原本也是抱着学习的心态点开了视频,没过几分钟,我就被这个问题给震惊到了:

“二十岁出头没有成家的打算,缘起是因为被男性伤害过吗?还是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

我:???就算是鲁豫也不会这么问吧? (没有贬低鲁豫的意思) 就算是没上过大学的村口老大爷也不会问这么冒犯的问题吧? (没有贬低老大爷的意思)

其他一些更令人迷惑的问题引爆了舆论场, 骂声太多,以至于当事博主@全嘻嘻在2月19日自行隐藏了同步更新在新浪微博的视频,两天后 B站的视频也被删除。

*只剩一个预告

 

如果仔细梳理这次媒介事件的整个过程,你会发现,这里面没有一丝感情, 全是挑动对立的营销与狠活 (当然除了上野千鹤子老师) 。

 

“北大校友”挨骂,B站与新经典隐身

 

看过原视频的读者老师应该都有发现,视频中除了up主全嘻嘻的个人水印外,左上角还有一个“保持对话”的水印。

 保持对话是B站官方出品的推书节目,之前邀请过罗翔与余华对谈。

而上野千鹤子的 《始于极限》中文版权方, 新经典出版社, 也用官方账号在视频发布前发布了多个宣传物料。 

微博博主@大美女的个人世界爆料出了KOC、KOL话题营销的招募。

本次参加会谈的up主之一的全嘻嘻 (真名 :全俙西) 也被扒出是新世相的市场总监, 执行过多次营销圈褒贬不一的刷屏事件,最出名的是 “四小时逃离北上广” (虽然刷屏但被指责背刺甲方:航班管家,内定获奖、吸引人群与甲方消费人群不符等) ,营销能力出众的全嘻嘻,是不是有意问出许多争议性很大的问题,也值得怀疑。

整个营销步骤基本已经清晰, 前期 官方账号、up主账号在B站进行预热,中期放出视频,微博KOL制作炒热话题,各个平台KOC分发相关话题内容,持续贡献热度。

微信指数上,上野千鹤子和《始于极限》的搜索量在事件中飙升,同时新经典的两本书也成为飙升榜榜首。

 

可以说,在这场盛大的互联网媒介事件里, 新经典和B站赚了个盆满钵满, 至于当事双方, 上野千鹤子“渡劫”,“北大校友”则成为众矢之的。

 

品牌合谋,刷新营销下线

 

很显然,幕后的出版社和平台才是隐藏最深的策划者和利益方, 在一个本可以促进交流的话题下,新经典的策划却执意剑走偏锋,故意在视频里制造全方位多角度无死角的对立。

精英阶层与普罗大众的矛盾,还有…… (求 生欲比较强这里就省略了,各位可以自行拓展)

 新经典:是故意的。

仅从结果上看,这次营销是成功的,短期内在社交媒体上制造了巨大的讨论量,即便反感这种营销方式的人, 大部分也会看在上野千鹤子老师的面子上,暂且不追究出版社新经典令人窒息的操作。

出版社新经典已经将所有宣传物料删得一干二净,对不是特别关注事件的人,新经典已经完全隐身于幕后。

但下一次呢?品牌一味地追求流量,挑动对立,就是在玩火,最终引火上身是避免不了的。

最经典的案例莫过于去年3月份宝洁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文章《女人的脚臭是男人的5倍?不信现在闻一下》 ,文中出现了大量将男性和女性的体味进行对比的内容,“榴莲+螺蛳粉+臭豆腐都比不上”“再爱干净的女人,内裤都比男人脏”“女人头发比男人脏一倍”等等不可理喻的内容。

宝洁在中国消费者眼中的形象在这次翻车后一落千丈,直到现在还有众多的消费者因为这一项罪名抵制宝洁,让本就因为涨价、竞争加剧活得不太好的宝洁雪上加霜。 2022财年,宝洁全球有机销售额增加了7%,但在大中华区的有机销售额却同比下降了4%。

还有去年三八节的淘宝一家卖鞋的小品牌,这样一条广告——“这天,应该把所有男的腿,平均锯断10cm。

这个极端捧一踩一的文案,头条哥看到都不知该怎么评价。

类似京东的 “不涂口红的你,跟男人有什么区别?” 辱男又辱女的广告营销也不胜枚举,在得罪人这块,属实是玩明白了。

 

对了,还有最近的沪上阿姨的包装被指不雅事件,背后的主导是谁尚不完全明确, 但沪上阿姨作为网友眼中“没什么过错”的品牌方,确实吃了一波流量红利。

除开性别矛盾, 利用民族其实矛盾,故意在模特人选妆造上使用带有种族歧视的“眯眯眼”形象的广告也比比皆是

而且品牌采用这种方式引起争议获得流量之后, 多会选择和新经典一样的套路隐身幕后, 反而将模特作为“被网暴”“被攻击长相”的身份推到台前,跟大众据理力争。

也有踩着打工人的雷区做广告的,只不过相对于前面的挑唆对立,这个品牌更多是被群嘲。 (如果大家看得比较生气的话,就当提供一个乐子)

宝马的 “我已经加满油了,你呢?打工人”

看到这些在不同群体底线上肆意舞蹈的广告,头条哥总会想起2017年999感冒灵做的暖心广告《有人偷偷爱着你》,展现了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包容和帮助。

我们不要求所有的商业广告都能够做到温暖人心,促进社会不同群体的交流理解,但广告的标准下滑到挑唆对立情绪,仅向流量看齐,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这不仅仅是损害品牌方自己的利益,事实上,每一次这种营销,都会撕裂舆论场,加深不同群体之间的沟壑,品牌收割流量之后,会剩下一大堆舆论的烂摊子,潜藏的矛盾加剧,让原本的受众市场更为脆弱敏感,用这种营销“把水搅浑”的代价就是往后不论谁的市场都会更加不好做

*上野千鹤子老师的这几句话同样适用于广告圈

最终会变成一个广告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广告,应该起到连接品牌与消费者,与消费者进行良性沟通的作用, 如果市场上充斥着这种刷新下限的营销事件,头条哥想说,那还不如让AI把广告杀死算了。

因为相比之下,AI还是有点最起码的道德底线的。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广告圈头条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1

-已有1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广告圈头条

广告圈头条

微信公众账号:广告圈头条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