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lect隐喻:AI时代亟需养成的3种能力

宇见 宇见

9月前

收藏 收藏 0

点赞 0

【摘要】:今后从事任何职业,都要更多地考虑“功夫在诗外”的逻辑。

写在最前:什么是智力?在英文“intellect”(智力)一词中,“intel”表示“从中”,“lect”表示“选择”,合在一起意为“从中选择”;AI时代,在人工智能提供的答案中聪明地做选择,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智力”呢?本文和大家探讨AI浪潮下,我们亟需培养的3类核心能力,文章9000余字,阅读约需15分钟。

前几天,和一位正在AI赛道上创业的老友聊天,我们谈到了AI可以产出的各种创意,比如帮人写讲话稿、文案、邮件等等。这位老友说起了一件趣事,他说自己有一个开奢侈品店的朋友,每逢节假日,总要给一些老客户写感谢信,这么多年下来,早已来到了“词穷”的边缘,而借助于AI,相信可以让这项工作轻松不少。

随后我们很自然地聊到,当AI提供的创意越来越丰富时,如何评估、选择这些答案,就成了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比如还拿“感谢信”来说,AI提供的答案是否符合这位经营者的实际需要?是不是足够好?这个判断可能会来自于许多方面:

  1. 从措辞上看,这封信是否优雅流畅?用词是否准确?有无与业务不符的地方?

  2. 从风格上看,信件的行文是否贴合品类特征?是否符合目标客群的社会身份与美学品味?

  3. 从诉求上看,此信件要达到什么沟通目的?要对目标受众的认知与行为产生何种影响?而这种影响又与业务增长存在何种关系?

由此我进一步想到,一个对商业、对市场、对自己业务有着深刻理解的经营者,一定会比缺乏这些理解的经营者,能够更好地使用AI。

这样的感悟让我灵感突至:在英文“Intellect”(智力)一词中,“intel”表示“在里边,从中”,例如大家电脑上的“Enter”键(回车进入)就是其变体,而“lect”则代表“选择”,“Select”一词就来自这里。连在一起,“Intellect”的字面意思就是“从中做选择”。

在AI时代,在人工智能提供的答案中聪明地做选择,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智力”呢?

基于这一点,我还回想起大约10年前,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我在凯文·凯利(KK)的演讲中听到过这样一句话——“Access is better than ownership”(连接胜于拥有)。KK当时谈到,如果你每次都能乘豪车出行(使用打车软件),就不必拥有豪车,移动互联网时代,“物权”将受到“连接权”的强力挑战。

若说10年恰好是一个科技代际,我想在AI浪潮下,今天或许可以模仿KK的句式,来写下这样一句——“Choice is better than creativity”(选择胜于创意)。因为今后对大多数人(而非极少数天才)来说,做选择、提需求的能力,或将远远重要于亲身创意的能力。又或者说,这或将成为另一种主流创意模式,成为AI时代的“CBTC”生存法则。

一起来回忆一下,过去,在你我身边,肯定都存在这样一类“点子军师”,每次你要让他们帮你想个创意时,他们总是会说:“哎呀不行不行,这个我弄不好,不过我倒是可以帮你参谋参谋,给我一些备选方案,我可以试着告诉你哪个更好”。

这类“点子军师”,在未来可能会拥有更广阔的职业境遇。我暗自琢磨,从某种程度上,我们都应该努力成为特定领域的“点子军师”。比如对营销从业者来说,我们首先就应该成为文案和视觉表达方面的“点子军师”。

顺着这个思路,随即,一连串高大上的词汇瞬间涌入了我的脑海:“内容品味”、“欲望质量”、“策略思考力”。想想看,当未来“答案”越来越丰富,甚至充盈到泛滥时,或许只有这些才是帮我们做出正确选择的关键。

如果把AI比喻为一片智慧海洋,我想在未来,每个人都将玩起一个“将海洋装进瓶子”的游戏,游戏成败取决于你自己这个“瓶子”的“容量”,以及竞争对手的“容量”。换句话说,你的高度决定着自己使用AI的高度。

这样的推导,开始倒逼我更深入地去思考,我们究竟需要为这个游戏做好哪些准备?如何才能成为高质量的“点子军师”?而所谓“内容品味”、“欲望质量”和“策略思考力”,说到底究竟从哪里来?以下是我对上述问题的三点思考。

一、 对商业底层逻辑的理解力 

我们不能指望一个不懂商业的人,对商业创意作出好判断。我想这个道理,无论在不在AI时代都同样成立。

举个例子,前些日子,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Slogan创意时,又一次谈到了某奶粉品牌的那句口号——“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

大家讨论下来的共识是,该口号之所以能在本土市场获得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对消费者认知的一个洞察:在广大中国消费者心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思维意识根深蒂固,这使得她们很容易认同“只有适合孩子的,才是更好的”这一逻辑。

如果更深入一些去分析,我们又不难发现,这一口号的核心策略,是与市场上那些强调“营养”与“安全”的品牌形成区隔,凸显自己的核心价值差异化。从效果来看,该口号不仅为品牌塑造了鲜活的记忆点,同时也为消费者选择该品牌,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独特理由。

现在我们不妨来反推:如果一个文案创意者不具备上述商业思考力,对在品牌核心价值的定位与表达方面,“不同胜于更好”的商业逻辑领会不深的话,那么,我想就算AI把优秀的广告语放在他面前,他也未必有能力加以选择。

又比如,让我们继续用“奢侈品”来做商业假设:假如某奢侈品品牌的管理者,向传播部门下达了一条指令,要求该部门策划一组广告,去宣传自家产品销量领先,受到了万千消费者的钟爱。那么,不同段位的传播者,可能会对这个指令做出完全不同的反应。

初入职场的传播者,可能会要求自己准确无误地,向AI输入老板的指令,拿到能帮助自己“交差”的创意文稿。

而那些对品类有着更深刻领悟的传播者,则可能会提出不同意见,她们可能会提醒老板注意,虽然这种宣传销量领先的广告策略在多数行业都奏效,却未必适合以“凸显个性”为核心价值的奢侈品领域。因为在这个品类中,消费者要买的常常就是那种人无我有的“稀缺感”与“独特性”,这时,宣传产品“广受欢迎”有可能适得其反。

而经验更丰富一些的创意者,则或许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好这个问题。

比如,他们可能会灵活地修改指令,基于消费者洞察,要求AI做出一个“展现某圈层生活方式”的创意,表现这个圈层人群喜欢的运动与娱乐方式,同时将自家产品巧妙地藏融于其中,凸显产品是该群体的首选,从而吸引那些向往融入该圈层的目标顾客。这样的创意,就既宣传了产品备受欢迎,又避免了品牌陷入“无独特性”的风险。

从上述两例大家不难看到,面对相同的业务指令,是营销业者对商业的理解,决定着他们如何使用AI。而这些理解,则来源于从业者在商业与营销底层逻辑方面的积累。

换句话说,资深营销人脑海中会具有更多可能性,面对问题,他们有更多“可以”、“应该”和“不必这样做”的思维意识,这些对业务与商业规律的认知,来自于从业者的工作经历,而另一个重要来源,毫无疑问,就是平时的阅读积累。

关于通过读书来提升商业认知,我的一个感悟是,在未来,我们吸收商业知识的涉猎面必须更加宽泛,以求尽快转型为高级别的“复合型人才”。

在撰写这一段时,最近某电视剧中的一个律师角色,给我带来了不小触动,让我联想到,一个好律师的能力绝不仅限于熟悉法条、通晓流程、办事妥帖,更包括对事态人心的敏锐洞察力、同理心,出色的沟通、感染力和情绪控制能力等等,很难想象在这么多方面都建立优势的律师会被AI取代。AI浪潮下,今后我们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须更多地考虑“功夫在诗外”这个逻辑。

回到阅读这个话题,我的看法是,除了少数经典值得反复阅读之外,在未来特定时段内,精读3本书可能没有泛读10本书,梳理并领会其核心思想的效果更好,相对地重道而轻术,博采众长、取精用弘,或许是未来一个时期,大家进行阅读的一个关键策略。

丘吉尔说过,“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事实上读书就是读历史,读商业与营销书,就是读我们这个行业的来龙去脉与过往种种。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准确知道问题是什么。要知道我们碰到的很多“新问题”,其实早就被深入地讨论过,缺乏解决之道,常常只是因为自己孤陋寡闻而已。

在未来,当老板问计于你时,由于AI的加持,我想他应该会需要一个能从更多角度,去帮他准确界定问题,进而做选择的人,而不是谈论具体执行的人。在未来,企业中最显赫的Title或许不再是“CMO”、“CTO”、“CFO”,而是“CCO”(首席选择官),判断与决策的价值将被最大化。

二、 对目标客群的人文洞察力 

几天前的一个下午,正当我打算放下对AI的严肃思考,去享受一份儿夏日里的龟苓膏时,微信突然响起,那位AI赛道创业的老友,又分享来一篇用AI撰写的,名为“在D城开一家精品烘焙店”的创业计划书。

老友让我对这份计划书的内容作出评价,细看之后,我向他反馈了直观感受:

从SWOT分析到波士顿矩阵,整个计划书更像是对众多商业方法论的整合,结构或许能给人一些启发,但内容太过宽泛浅显,“不断推出顾客需要的产品”、“高度关注客户体验”这类“正确废话”的比例过高。

细究之下,我想这份计划书之所以让人觉得“言之无物”,所缺失的恰恰是对目标市场的真实洞察。比如,对目标市场主流品牌及其核心价值的分析,对品类发展趋势与用户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的描绘等等。

当然这样的反馈,并不意味着我对AI的否定,相反,我完全相信在不远的未来,AI就能在这个方面做得更好,甚至远超我们想象。

不过这件小事带给我的真正思考在于:当事情沿着我们的预期发展,当AI以惊人速度进步,具备了细思恐极的能力后,到头来,留给“人”的机会是什么?有没有一些先天基因,是决定了在某些方面,AI在短期内是无法超越人的?而这些地方,恰恰给我们的能力建设留下了空间?

思来想去,几天后,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答案:实时且较全面的,融入了非语言信息的人文洞察力。

这是什么意思呢?请允许我来简单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都知道,目前AI依赖于人类知识的“投喂”,这难免会让人怀疑,它是不是只是在反射过去?在世界上只有传统手机的时代,假设我们拥有AI,它会提醒我们去做“智能手机”吗?在周围都是街边奶茶店的环境下,它又有多大可能性,提醒我们去创建一个“芝士茶”的新品类呢? 

再进一步来看,AI对于信息的抓取,毕竟有一个时间周期,一些商业趋势从萌生到成型,或许会经历数月、甚至经年,才被观察者加以总结,再被AI抓取,而脱离了人,AI从目标市场中获得实时一手洞察的能力目前还比较弱。

一些小伙伴可能会反驳说,不对啊,比如针对跨境电商,现在,已经有一些AI工具,能够迅速对电商网站上的产品信息进行抓取分析,为企业选品,乃至于产品研发提供建议了。

但问题是,这样的抓取有多及时?如何分辨、剔除可能存在的“水军”?如果碰到用户本就不爱评论的品类怎么办?(例如体验相对私密的产品),更何况,对于消费者从未在互联网上吐露过的品类、品牌问题,包括很少在线下谈及的品牌感性体验,诸如对品牌形象、文化的印象、态度与期待等等,这些AI又如何“聆听”到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够从更全面的角度,将多种方式灵活并行,加强对目标市场最新变化的洞察研究,就有机会更多地通过一手体验,去获取新鲜的商业洞察,这就是上边那句话中—— “实时且较为全面”的含义。

另外我希望大家注意,AI渊博的数字智慧,很多时候是不是已经超出了创业者的实际需要?比如回到上例,如果创业者的确需要一份可行性高的——“在D城开一家精品烘焙店”的创业计划书,那么,那些融合了欧洲、亚洲、美洲的全球烘焙业最新趋势,或许对这位仅仅打算在“D城”起步的创业者,并不能带来针对性很强的帮助。

相反,此时此刻,他要关心的反而是这个区域市场中的一系列商业现实:D城烘焙市场主要有哪些玩家?它们分别服务于怎样的目标客群?我们品牌应该针对哪一个群体?该群体在生活方式、购物习惯、理性和感性需求等方面表现出哪些特征?

现在这位创业者想要获得上述洞察,就仍然需要通过特定方法去亲身调研。单纯指望AI这片智慧海洋来解创业之急,目前看还有很多“远水不解近渴”的地方,应该防止自己变成庄子寓言中的“涸辙之鲋”。

结合上例,当谈到通过特定方式,对目标市场获得关键洞察时,我必须提醒大家,其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点,那就是要去获得融入了“非语言信息”的人文洞察。因为好创意,常常来源于我们对人,对生活的真实体验,这种基于亲身体验而生成创造性念头的洞察力,在我看来仍然是AI短期内难以形成的。

为说明这一点,我想起了自己在《洞察力》这本书中,曾援引过的一个罐装咖啡案例:

上世纪90年代,日本广告人山口千秋,在为BOSS咖啡(原名WEST咖啡)进行品牌重塑时,通过调研发现,罐装咖啡的重度使用者并非品牌最初定位的“职场年轻男士”,而是另一个以卡车、出租车司机和基层业务员为代表的中年劳作者群体。

通过细心观察,广告人发现,这些劳作者饮用罐装咖啡的细节十分有趣,其中不少人在喝咖啡前,总是喜欢找一个安静无人的角落,先是“长出一口气”,然后把咖啡罐紧紧地“攥在手里”,接着才一小口一小口地“抿着喝”。这让广告人意识到,由于繁重的劳动,在工作中途,劳作者喝上一罐咖啡绝不仅仅是为了解渴,更是一种自我犒劳、忙里偷闲的解压方式。

因此,罐装咖啡在顾客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其实更接近于“解压工具”而非“解渴饮料”,就像一个值得依靠的“搭档”一样。

基于这些洞察,广告人开始从多方面进行品牌重塑:将品牌名从“WEST”升级为“BOSS”,大胆使用过去罐装咖啡甚少使用的深蓝色,来塑造一个稳重可信赖、时刻关照你的“老大哥”形象,而代言人也从影视巨星施瓦辛格,换成了另一位颇有“大哥”风范的本土摇滚歌手。一系列举措让品牌的业绩开始腾飞。

如果把这个案例放到今天,我想,假如营销人能提出好的创意需求,比如,要为品牌塑造“老大哥”形象,包装要给人“沉稳感”,AI一定能为我们生成好的设计,但问题恰恰在于,这样的“好需求”从哪里来?

这个案例恰恰反映了,好创意来自于广告人的独特洞察,来源于对顾客行为中非语言信息的观察感悟。这是品牌策划者以一种“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方式去获得的。很难想象AI会如何代替这样一个过程?它如何体验?如何感受?又如何据此产生创造性念头?这就是“融入了非语言信息的人文洞察”的意思。

这样的推导让我内心稍安,不再那么焦虑。毕竟,作为一个营销咨询从业者,要自己接受多年来确信的东西,会因为某种新技术而被颠覆,肯定是一件很难的事。而上边这些思考则至少在短期内,再次印证了我相信的东西:

营销的内核并非数据,而是“人的洞察力”,是我们以特有方式,结合心中愿景,对目标客群需求的理解与把握能力,其核心是“共情力”,是从业者、创业者能够将心比心,对他人生活“感同身受”的能力,“数据”只是帮助我们接近洞察的手段。

对此,我的认知始终没有超出18世纪历史学家维柯的一句话:“只有人才能理解人,并且是通过一种被称为‘直觉’的天赋来实现的。”

不过我随即又想到,似乎应该给上述理解加上一个“时间段”,才更经得起推敲。因为毫无疑问,从今天开始,AI一定会持续赋能人类这种基于直觉的洞察力。

比如刚才提到的,AI协助进行电商网站上的消费者聆听。想象一下,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应该会在消费者访谈中打开AI工具,让AI对谈话内容迅速进行语义分析,提取其中的关键词,进行数据对比,并给到我们更有针对性的提问建议等等。

再将眼光拉长到稍远未来,我相信,将AI与先进感应设备结合,综合分析人类语言、心跳、眼神、表情、肢体语言的“调研机器人”也一定会问世,以它们特有的“思维方式”来做洞察研究,未必不能产出远高于人类思维水平的智力成果,而到那时,我们这些坚信所谓“人文之美”的营销人又将何去何从呢?

对此我的回答是:未来,当千篇一律的完美触手可及时,我们或许就没那么想要“完美”了。上礼拜,当我和朋友来到一家好吃不贵的潮州菜餐厅,品尝菜肴之余,看到墙面上写着的“草根手艺,绝无科技”时,心底竟多了几分愉悦与亲切感。

我猜想在未来,大家明明知道,烹饪机器人处理食物的精细程度远超人手,但还是会很享受看着一位大厨,在烟火气十足的厨房里,用充满手工艺性的方式来处理食材的过程吧。交通工具的发达,不能代替我们追求“跑步的乐趣与意义”。

又或者说,就算到那时,我们仍然需要保留来自于人的,以自己特有方式去感受、去表达的权利,就像家长欣赏孩子们的画作时,虽然发现笔法毫无技巧,却也毫不在意,因为他们欣赏的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独特感受,不受任何技巧、概念和逻辑约束的生命体验,奇妙又鲜活。

未来,人类的创作或许会越来越接近于这类“孩童画作”,虽然稚嫩,却在我们心中弥足珍贵。

还有一点,从足够长远的眼光来看,我现在越来越倾向于同意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只有“爱”,才是区别人与机器的本质,而非任何技能。如果将“爱”与“智力”理解为驱动世界的“两极”的话,当AI极大充实“智力”这一端时,“爱”这一端或许仍然会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

试想,脱离了“爱”的“智力”是什么?又有何意义?这让我忍不住想象,未来的商业成败,会否更多取决于我们对顾客“爱”的方式与程度?

换言之,创建一个品牌,是我们向顾客传递温情暖意的个性化方式,那些对改变用户生活有着更强烈情感动机,更深沉人文思考的企业,可能会更有机会成功。到那时,我们或许会更容易体会“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的含义,也更容易理解“商业的意义不是为了去战胜谁,而是为了让用户生活变好”的道理。谁又能确定,这不是AI带给我们的最大收获呢?

在未来,如何放大“爱”的能力,在技术帮助下,丰富并发展“人文驱动型商业”,期待着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令人兴奋的崭新课题。

三、 对用户感性需求的洞察力 

承接上边的思考,我想起了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在《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的一句话——“不要在创作领域与你的广告公司较高低,何必养了狗又自己汪汪叫呢?”如今,我想大家在面对AI时,也不妨多琢磨一下这个比喻,在利用好新技术的同时,多在这些技术“力有不逮”的方面下功夫,而非在其长处与其争锋。

更具体些来说,在未来,我认为营销人应该尽快将基础创意“让渡”给AI,少把心思放在“抖机灵”上,而多些放在对用户的深度洞察上。而在用户洞察中,什么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呢?

回到“人文驱动型商业”这个课题,在我看来,对顾客情感、文化需求的洞察识别,应该是未来商业实践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这就是我想和大家探讨的第三种能力(它可以被视为用户洞察能力的一种细分。)

这些年,在科技突飞猛进的大背景下,我时常会感到惊诧的一点是,很多品牌都是借助强有力的文化创新,而非单纯的技术、产品创新崛起的。

在这方面,最直观的一个案例是前些天上市的Keep,依托移动互联网创业风潮,Keep早年以功能创新切入市场的特征非常明显,但随即,该品牌推出了风靡一时的Slogan,时至今日仍备受追捧。那么,Keep的这句口号究竟好在哪儿呢?

稍稍分析不难发现,既不同于“跟着练,就有效”这类功能利益陈述,也不同于健身市场中普遍而空泛的“Better me”表达。“自律给我自由”为用户的运动行为注入了深层的心理动机,尤其是在这个虚拟世界中诱惑颇多的时代,这句口号似乎就不仅仅是在诉说身体与运动的关系了,倒更像是在以一种极具时效性的口吻,向我们诉说着达成更好自己的现实路径,给人们带去心智启发和共鸣。

这就是典型的,借由对特定时期人们情感、文化需求的洞察而驱动增长的例子。

与keep“单点”上的文化创新不同,在现实中,还有不少品牌是靠着持续而系统的文化创新增长的。

比如,在白酒市场,江小白有没有提供口感更好的白酒?答案见仁见智,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个品牌开创了一种“年轻态”的酒文化,与过去这个品类中,严肃且“高大上”的主流品牌形成了鲜明反差。

在化妆品市场,花西子的成功之道,是在于能够以品类为语言,让用户持续感受东方美学;而在女性内衣市场,“内外”的崛起也是在以一种“拒绝迎合审美评价,勇敢追求身心自在”的观点,对主流品牌所倡导的“性感至上”的传统观点,表达着不同态度,从而快速走进了广大女性心中。

注意!在AI加持下,未来,像江小白、内外这类基于文化创新的“文案驱动型增长模式”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来看,技术与文化创新,或许恰如驱动增长的“阴阳”,而AI时代,品牌文化创新的价值一定会比今天更加凸显。

这一方面是因为,技术进步必将加剧产品同质化,当消费者越来越难基于功能体验来区分产品时,品牌文化就更容易成为左右他们决策的依据了。

而另一方面,在可见的未来,对人的情感、情绪的洞察、理解、感悟、表达,仍然是人类更有机会保有优势的领域。这意味着,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这方面提早布局,就更有机会帮助我们构建竞争壁垒,形成竞争优势。

为了尽快提升人文洞察力,未来几年,我们首先需要让自己的“感性神经”变得更加敏锐,具体方式上,则可以更多地涉猎文化作品——小说、音乐、电影、纪录片,这些应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更高比重。我们的营销教科书,一直缺乏对人文艺术和用户情感世界的关注,是时候改变这一现状了。

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迅速提升自己直面消费者,开展文化、情感需求洞察的专业能力,学习相关方法,并尝试将这些方法与AI等新技术结合。

谈到这一点,我想起最近几年,在与不同品牌合作的过程中,曾多次用到了植根于荣格心理学的“品牌原型”这一方法。

比如,在与一个时尚饰品品牌合作时,我们就曾在消费者调研过程中,请受访者从一系列隶属于“智者”、“天真者”、“情人”、“创造者”等原型的创意广告中,挑选出更吸引她们的创意,从而借由用户偏爱的形象,去推敲她们的文化、情感需求。而未来借助于AI技术,此方法的效率还将大幅提升。

又比如,在另一些合作中,我们会在消费者访谈中,运用基于心理学研究的“投影法”(让受访者观看视频,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谈论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避免直接谈论自己,因为“人格面具”而导致调研失真。)

我的体会是,是时候把这些用户研究领域中的经典方法,结合全新的信息交互方式“捡起来”了,这些方法原本就算不上大众,有的因为太过于晦涩,更依赖于人的直觉而被长期埋没,而今天则完全有机会通过嫁接新技术,帮助我们构建人文洞察力。

最后总结一下,对于上文所写到的这三种关键能力,其实在我看来都可以用“洞察力”来概括,其中第一种是对商业的洞察力,而后两种则是对市场,对用户的洞察力。要获得这些能力,我们就需要在这个方面持续探索,当然前提是,大家能够尽早意识到“洞察力”的极端重要性。

最近几天,我那位AI赛道上创业的老友,又在微信上发来了他对AI的最新感悟,提到说,如果你的能力一般,可千万不要太过高兴,想当然地认为,AI将大大地“赋能”于你,恰恰相反,它很有可能会让聪明人更快地“一骑绝尘”。

听了他的话,我更希望将“聪明人”做一个相对宽泛的定义,觉得这类人应该包含那些智力水平虽然一般,但始终愿意保持独立思考,持续吸纳新知,永远相信自己,并从不放弃提升自己能力的人。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宇见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宇见

宇见

微信公众账号:宇见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