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商价格战的一些思考(1)

CK商业逻辑研究 CK商业逻辑研究

1月前

收藏 收藏 0

点赞 0

【摘要】:写个续集

二月底写了《关于零售商的理解》(以下简称《零售商》),内容更偏向于零售基础模型的论述,有些晦涩,阅读感不是很友好。没想到大家还挺喜欢,也和一些读者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内容主要是关于最近一年电商平台的价格战。

今天我们延续这个话题,写一篇逻辑性没有那么强,但更贴近于实操的内容,聊一聊我们对于电商价格战的思考并对后续的发展做一些预判。

在此之前做一个小小的说明:

我们相信,绝大多数的商业决策,都不是基于绝对理性的思考、严谨的商业逻辑和清晰的行业认知做出的。电商平台的规模决定了决策大多出自职业经理人,他们的角色定位、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的决策结果。

下文的内容是我们站在外部视角的解读,更偏向于基于个人认知的理解和判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偏差和偏见,请大家有甄别性的阅读和理解。

(一)为什么价格战是电商发展的必然

关于价格战,最近一年,各大电商平台动作不断。但圈内一直存在着质疑声:价格战不持续,平台做给用户看的,过段时间还是老样子;价格战破坏了品牌经营环境,不利于消费创新,希望平台能够回到与品牌共创的轨道上……

我们的观点是:价格战是电商发展的必然。这个判断可能让一些人很难接受,我们也无意参与争论,因为观点本身无对错,只是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下文会通过相对系统的分析,来论述判断的合理性

1关于用户消费成本

在《零售商》中,我们阐述了两个基础观点:

  • 零售商存在的核心价值是提高了商品流通的效率,帮助品牌更快的销售产品,帮助用户买到合适的东西,因此零售商的角色是第三方服务商

  • 用户三项基础消费需求:选择丰富度、便利性和价格。零售商至少要保持其中一项的相对优势,尽量弥补其他两项的差距,才能具备竞争力

零售商提高商品流通效率,我们可以表述成另外一种形式:降低商品销售的交易成本,这与我们对于 “零售商=服务商” 的定义是高度吻合的。下面我们将穿透表层的用户基础需求,从用户消费成本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价格战是零售发展的必然。

如上图,根据用户消费决策过程的洞察,我们认为交易成本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

——财务成本——

用户在消费的过程中,对应的财务成本有两个主要的来源:产品价格和购买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费用(如交通费)。由于后者的金额较小,且通常不会被计入到财务成本的心理账户上,一般情况下我们会用产品价格来替代财务成本,操作相对简单一些。因此满足用户某种特定的需求(如买电饭煲做饭)时,产品价格越便宜,对应的财务成本也就越低,由此用户形成了比价的行为。具体的形式分为两种:

  • 品类内比较:

    通常出现在用户没有特定购买目标的情况下,零售商需要提供一定丰富度的产品,如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不同价格段,让用户自己挑选,尽量满足用户的需求。

  • 单品比较:

    当用户有了相对明确的购买目标时,希望通过比价拿到更低的价格,常见的表现是与商家讨价还价或者多个商家的价格对比。产品价格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

对于用户来说,如果已经在零售商那里获得了稳定的消费预期(如货保真、价格便宜),就会产生信任感,比价更少,决策更快,也习惯于去买东西,这就是所谓的用户忠诚度。但要做到这一点非常的不容易,因为零售商没有办法保证每样产品都低于竞争对手,比较通行的做法是监控核心单品的价格变化,在用户的心智中形成低价的印象就可以了,因为用户价格敏感的产品是相对有限的。

用低价印象取代低价事实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运营策略:如大润发十分重视印花商品,对于价格、销售量和场地陈列都有着比较明确的要求和考核;如京东拓展至百货品类时,选择图书作为价格战类目,是为了争夺当当/亚马逊培养出来的早期电商用户;如双11曾经是淘宝的低价形象标签,而现在用户越来越感受不到促销力度时,淘宝的低价形象也就越来越弱了。

——时间成本——

除了财务成本,另外一种非常普遍的用户消费成本是时间成本,即用户从产生需求到用上产品的时间间隔是多长。综合用户的消费过程,时间成本大致可以拆分为两类:

  • 购买:

    包括购买前的消费决策和付钱买单的整个过程,对应的是购买的便利性,即用户是否能够以最短的时间下单购买产品。

  • 购后:

    用户买单后多长时间可以使用产品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存在着滞后交付(如预售/配送),用户是无法马上使用产品的。

基于时间轴线,用户的购买便利性在前,使用便利性在后,因此使用便利性会对购买便利性形成一定的制约。当用户着急使用产品的时候,购买便利性+使用便利性的时间总和会被压缩到最短,此时选择的购买渠道并不一定是最便利的。如用户急着买瓶酱油烧菜(使用便利性要求高),虽然京东的购买便利性更高(随时下单),去社区店买却是最好的选择,这也是在电商渗透之下,社区商业依然有存活空间的原因之一。反之,当用户对使用便利性要求不高时,购买便利性的比重就会迅速增加。例如网购小家电,由于用户不着急用,京东上下个单,坐等快递送上门是最节省时间的做法。

除了便利性,时间成本还体现在用户消费过程的方方面面。例如用户希望零售商可以提供更多的产品选择,一次性买齐不用到处跑,这一点在线下门店尤其典型。例如用户希望促销活动设计的简单一点,不想花时间做计算题,这也是最近几年电商大促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例如用户希望送货时间相对准确,有更强的时间控制力,这也是京东维系一二线城市用户的核心竞争力。例如用户现在喜欢去超头直播间买东西,是因为电商平台展示的商品量太大,挑选一件中意的产品非常的花时间。

——机会成本——

另外一个比较常见的用户消费成本是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一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财务成本。所谓机会成本,是指用户放弃眼前可选的产品,需要额外花费多少成本才能获得同样的消费选择。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直播机制。主播们通过价格促销+限时限量,营造出一种错过一定会后悔的用户感受,高机会成本形成了大量的冲动消费,随之而来的是高退货率。抖音女装直播的退货率据说超过60%,如果属实,应该与机会成本的滥用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认为机会成本的高低与两个因素密切相关:

  • 信息获取:

    用户能否方便快捷的获取到替代性的选择方案。信息获取越难,用户机会成本越高,选择立即下单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 价值对比:

    用户会比较产品价格和机会成本的价值。产品价格越低,用户额外支付机会成本的动力越弱,现场购买的概率就越高

对于线下消费场景,用户是否会更换消费门店,核心在于价值对比的结果,当可能的收益足够大时,用户是愿意支付机会成本的。如一罐可口可乐,隔壁100米的门店便宜25%(0.5元),用户是不太可能在炎热的夏天换个地消费的。而如果换成一部ipone,5%(500元)的折扣传闻就足以让用户打车赶到五公里外的门店,尽管这个消息可能并不是真的。

同样的情况在电商环境中也普遍存在:每年9月开始,电商消费大幅度下降,用户都在等待双11的价格大促,尤其是买高价的大件产品。但这不会影响到人们基本消费品的购买,因为这些产品的价格相对极低,机会成本也相对较低,用户购买的随意性也就比较大,我们通常称之为便利性消费。而与之对应的那些价格较高的重决策消费产品,用户是愿意为了可能的差价而支付更高的机会成本的。

——小结——

对于品牌来说,用户交易成本是一个相对基础的工具模型,应用的时候可以简化为  产品价格+购买便利性+使用便利性+机会成本  做对应解构分析。例如Oatly在国内C端的销售,价格并不是阻挡用户购买的关键,不愿意花时间了解、不愿意尝鲜才是。因此品牌可能需要更有耐心,做更多的产品内容沟通。例如相比外卖,拉面说的使用便利性更低,复购上会有比较大的压力。因此需要在其他用户交易成本上找补(如机会成本),蟹黄面(用户不容易吃到)就是一个不错的产品策划。

作为第三方服务商,零售商是依靠销售效率抽取佣金盈利的商业组织,因此会格外重视用户的交易成本,并把低交易成本作为品牌合作的重要评判标准,这也是知名品牌佣金更低却能够享有超国民待遇的原因。而对于那些定位中高端的新品牌,无论是财务成本(中高端)还是非财务成本(新品牌),都是相对较高的,销售效率大多不忍直视,很难得到零售商的重视和政策倾斜。

零售商对于用户交易成本的重视,根源在于激烈的同业竞争。下文我们将会站在零售商&用户的关系上,尝试着基于用户交易成本来论证价格竞争的必然性,即在供给高度同质化的零售行业,为什么零售商之间的竞争必然走向价格战。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CK商业逻辑研究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CK商业逻辑研究

CK商业逻辑研究

CK商业逻辑研究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