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哪类人最容易在小红书上赚到钱?

3月前
收藏 1
0
【摘要】:在趋势之前行动。
本文内容来自于【小马宋】视频号直播对话(有删减)。
对话嘉宾:
小马宋,小马宋战略营销咨询公司创始人。
于冬琪,新能力咨询创始人(小马宋投资企业)、畅销书《种草》作者、前新浪数科COO。
本文将会围绕以下话题展开:
· 哪类公司或人,最容易在小红书上赚到钱?
· 为什么在小红上,会有大量新品牌诞生?
· 在小红书上,如何做爆品?
· 这个时代,学渣老板更容易创业成功。
01
哪类公司或人
最容易在小红书上赚到钱?
小马宋: 我们今天聊的主题是:如何在小红书赚钱?你觉得究竟什么样的公司或人,是最容易在小红书上赚到钱的?
于冬琪:我们看了小红书上的很多企业后发现,如果你能在小红书上赚到钱, 首先就意味着有一批用户是真的喜欢你。
那什么样的一个产品,才能够真正得到用户的喜欢呢? 说实话,你得真正地为用户解决问题。
中国的商业还是蛮卷的,大量的企业,其实都在找用户的问题。
比如说我牙疼,我想拔牙,你会发现牙科诊所到处都是。我想要刷牙省事,那电动牙刷到处都是。
这些用户已经普遍意识到的问题,他的解决方案,并不稀奇。
那在这种时候,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够做出一个爆款产品呢?你会发现,他们要解决用户的下一个需求。
什么是下一个需求呢?
在我们写《种草》这本书和接触小红书时,我们发现就是很有趣的一个点。
当我们在近距离,看到小红书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用户,特别舍得花钱和特别舍得花时间做功课。
我采访小红书CMO之恒时 ,他 让我猜一下小红书闭环电商有史以来,卖掉的最贵商品,是多少钱?
后来之恒和我说是 50 万。
更关键的是,这个 50 万的产品是什么?
居然是一床被子。
后来我再一接触,小红书上卖得很爆的一个精华液,叫东边野兽。几十毫升的精华液,卖到了 800元。
那这个时候,我们就想说,这帮消费者到底在买什么?
我是一个重度差旅用户, 当我变成重度差旅用户时,我就会发现,我的包是各种不好用。
比如说我要带一个 iPad 在飞机上, iPad怕压,我就要给 iPad 弄一个保护套。
那能不能把这个 iPad 的保护套,固定在我的包里?因为我每次使用 iPad 的时候,我的固定的动作,就是拉开包,把保护套拿出来,拉开保护套再拿出 iPad。
你会发现这样的一个产品,我想找,但找不到。
于是最后就导致,我的那个包,它是目前我在国内能找到最贴合我的需求的包,但我也觉得不太好用。
所以其实我们看, 只要你对生活的要求有提升,你就想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
小马宋:这个可能就是我们所谓的消费升级了。
于冬琪:对,那在小红书上,哪些企业能够能够挣到钱?能够实现利润、规模、口碑三个同时增长呢?
就是看到了用户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为用户的生活推出了一个解决方案的公司。你会发现,这些企业做的业务,其实都很简单。
所以后来,我们找到了一句话,叫做: 种草,就是真诚地帮助人为向往的生活找到解决方案。
小马宋:我觉得是这样的,就比如亚朵,就是一个消费升级的产物。
因为最早的时候,我1998 年第一次住招待所,那个时候你就发现,所谓的招待所,基本上什么服务都没有。
再后来,出现汉庭、七天等快捷酒店,然后出现了全季等商务型酒店。
商务型酒店,其实就是介于五星级酒店和快捷酒店之间的一个产物。
因为五星级酒店适合旅行和家庭出行,它有很丰富的早餐,有儿童乐园,能够给你理发,有SPA,能游泳,可以健身等等,它有大量的这种服务。
但对于商务酒店来说,它不需要这些。为什么?
因为我就是去出差,我其实不太需要这么多。游泳池不需要,按摩也不用,很大的早餐厅也不需要。
所以亚朵这种商务酒店,把五星级的服务减配了。但是它又相对保留了 5 星级服务的水平,这叫合理的好服务 。
02
为什么在小红上
会有大量新品牌 诞生?
小马宋:过去我们说视频和图片好带的产品,是那种新奇特产品。因为卖点容易视觉化。
但你书里讲的亚朵的枕头,其实是常规长方形的样子,看起来是没有什么视觉特色,那亚朵在小红书上去推销这么没有视觉特点的产品,它怎么干?
于冬琪:这个时候,两个不同路线的差异就产生了。
第一种,做的是用户的一锤子买卖。
比如说,有一段时间特别火的是一个猫爪杯。 就倒牛奶进去,一个白色的猫爪,就浮现出来。 你会看到这个,就是这种杯子在抖音上就会卖得很好。
但你说买回来之后,你真正会用几次?
那这个时候商家赌的是什么呢?赌的是产品毛利高,所以能够支付更好的流量价格。
同时转化率高。 因为产品的卖点,更很容易视觉化呈现。
这个猫爪杯,因为它好看,我买完了。然后我发个短视频、发个朋友圈,基本上它的使用功能已经结束了。
这是它的卖货逻辑。
第二种,做的是用户的复购和口碑。
到了亚朵星球的深睡枕这里,你会发现它首先追求的是什么?
是“用户说不出来怎么好不重要,用户实际睡下来感觉真的好”就行。
图片来源:公众号【亚朵星球】
当它真正能够帮助用户改善睡眠时,你会发现用户是能感知到的。
你会看到用户喜欢它。当用户喜欢它的时候,那好口碑传播,在线下就会形成。
用户使用体验号,口碑在自然的情况下要形成了。 最后变成了这个产品传播出去的利器。
小马宋:如果用户只相信真实用户的口碑,那我怎么让这些普通用户来给你种草?
于冬琪: 你得让这些用户,真正产生分享的欲望。
比如,对于亚朵星球,他们向我描述他们那个深睡枕和夏凉被。
什么时候他们觉得这个产品妥了?
就是亚朵给他们的 20 个房间盲测完之后,发现说,这个产品的正向评论词的比例,提升了15% 到20%,那这个东西感知是显著了,它一定是一个好版本。
图片来源:公众号【 亚朵星球】
当这个好版本出现时,你会看到,大多数购买亚朵的夏凉被和深睡枕的用户,可能说不出来,但他们的感受,真的好。
感受真的好的时候,你可能就会用自己的语言,向周围人推荐它,说真是睡完一晚上不容易落枕了,睡完一晚上脖子不疼了,睡完一晚上发现神清气爽了。
这种来自真实用户的口碑,只有真实用户用完产品足够激动,它才会发生。而在这个时候,就越来越多的用户,是只相信真实用户的口碑的。
小马宋:那有没有伪装成真实用户的种草广告呢?
于冬琪:确实有。
有一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个小红书种草公式,叫做多少篇达人帖,多少个直播间,铺多少篇笔记,它就等同于一个爆款产品。
但这种伪装,现在我们再看,你会发现用户识别得越来越准了。
比如说有的茶饮品牌,他会说我这个茶饮多好、多健康...然后就有这个茶饮品牌的离职员工出来爆料说:XX茶饮千万别喝。
更有趣的是,只有用户才知道什么是用户的语言。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就会发现, 用户的传播,用户的推荐,它的力量远比你想象中要大。
小马宋:这件事我其实也很有感触。 这里面我有两个经历。
第一个经历,是买烧水壶。
我买了两个品牌的烧水壶,两次都烧坏了,我就发了一个朋友圈。
然后下边大概有 100 条评论,都是说你用北鼎,就没有人推荐别的。
第二个经历,是买跑步耳机。
我需要买一个跑步耳机, 就在即刻发了一条,有没有推荐的合适的跑步用的骨传导耳机?
大概有四五十条的评论,没有人推荐别的,所有的人都在推荐韶音。
我一查,原来韶音在骨传导耳机上已经是全球第一。
所以经过这两件事情,我就很坚定地相信: 只要你真正把一个东西做好,你确实可以很长期的发展的。
因为真正的好产品,它确实是能够获得口碑。
于冬琪:是的。 为什么在这个时代,我们会看到大量的品牌,在小红书上爆发呢?
是因为绝大多数的用户,想在小红书上学点什么。 想学什么呢?学生活。
当我们看欧美的时候,我们没有看到那么多的欧美人,在 Facebook 等等上学生活。
为什么大家在小红书上学生活?为什么小红书会在中国出现?
是因为我们刚刚富起来,中国经济发展起来之后,我们是开始追求自己美好生活的第一代人。
这个时候,其实关于生活,我们是没有参照的。
所以关于 “什么是更好的生活?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大家自己的内心,是没有一个澄清的答案的。
而且,这个答案,它和欧美截然不同。
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你会发现大体都是固定的,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探索已经基本完成了:
你掌握多少社会资源,基本上你喝什么咖啡,你的运动一共可以有哪几种选择,你听什么音乐,然后日常是开 party ,还是逛舞厅,还是逛酒吧,你会发现大体都是固定的。
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你会看到,小红书上时不时流行起来的,是一种又一种生活方式。
每种生活方式,都在某一个时代,先被一部分人发现,然后这一部分发现的人,把这个生活方式讲出来。
有些人发现这个东西合适,那我学起来。 有人发现不适合,那我抛弃,去尝试下一个生活方式。
你会看到在小红书、在抖音和在其他很多产品上,此刻在发生的关于生活方式的探索的过程:
大家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寻求解决方案,伴随着新的生活方式被发现。
而且所有新发现的生活方式,是没有成熟的消费品解决方案的,也没有成熟的服务解决方案。所以需求不断被意识到。
有趣的是,当我们看大量的新消费品品牌时,我们会注意到说:原先我们看消费品最强的是谁啊?
宝洁、联合利华、可口可乐、欧莱雅...这些是老牌的品牌们。
当中国大量的品牌,开始从中国人、中国消费者学习的生活方式开始出发时,那些老品牌不能理解和跟不上了。
比如说我问过一个老牌消费品的人,他们是 Babycare 的竞争对手。
我问他说,就是你怎么看Babycare? 他说他不能理解 Babycare 为什么能崛起。
正常我们说,消费品的广告沟通,它应该讲功能、讲卖点嘛。
比如我们一看舒肤佳,按照老的消费品这些外企的这个套路,舒肤佳肯定要讲:
妈妈看到这个孩子很脏,回来给孩子洗了手,洗完手之后显微镜一看,哇,细菌还这么多,快用舒服佳,没有细菌才是真正干净的那个状态。
这就是一个硬沟通的状态,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把功能讲得很漂亮。
但是你看 Babycare 大量的品牌预算,没有这么花。
他们今年请了一个代言人:梅耶·马斯克——埃隆·马斯克的妈妈。
图片来源:Babycare 官网
他们强调的就是不要让孩子那么守规矩,孩子不守规矩,你才可能培养出一个有天赋、有个性的好宝宝。
然后你说他这个理念讲得很好,和他卖货有什么关系?没什么关系。
但是你架不住 Babycare 它大量地讲追求生活方式。
图片来源: Babycare 官网
然后这些妈妈们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怎么养育孩子?什么地方给孩子最好的?其实妈妈们很多时候也搞不清楚。
那这个时候,当 Babycare 带着梅耶·马斯克出现时,先告诉你说:
我们的育儿理念,是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有不一样的未来和不一样的明天,孩子们的个性得到保护...
那妈妈们基于对梅耶·马斯克的关注,她们就更乐意听 Babycare 再去讲一讲它的产品。
于是流量优势就产生了。
小马宋:有的企业,如果没有像亚朵星球这么多钱去做传播,那他们怎么在小红书种草?
于冬琪:其实这东西,还真不难。
我有一个朋友,美妆新手,到现在为止,已经在小红书创业 3 年的时间了。
但还没有被升级到大客户。 因为确实就是花钱太少了。
她作为美妆新手,开发产品然后打板,就花掉了大半年的时间,但从她创业开始,第 14 个月就已经收支平衡了。
所以, 小红书种草,和你的钱多少本身不太有关系, 而和“你自己到底想要服务谁?你是否懂他的生活?你是否想帮他实现更好的生活?这个人是否真正感知到了?”有关。
当你要想种草的时候,如果你想清楚了你要为用户实现什么样的生活,你真的为用户实现,让用户可感知,那么用户的口碑传播,是最大的免费流量来源。
我们在研究小米的时候,我们就注意到当时雷军有一段讲话,很动人:
他说有一天,他们要邀请一个米粉,让他到公司给小米提提意见。 那个米粉去了之后,用A4 纸打印了好多页的报告和材料。
然后这个米粉说,我提前两个月准备好了这些东西, 当看到整个小米公司听他讲完他打印出来的材料和报告时,他觉得是他人生最激动的时刻之一。因为他被这个企业看到了,这个企业是在为我做产品的。
你会发现,这个过程中,用户们其实是在从传统强势的品牌,和大外企手里面,在夺回消费产品的决策权的。
这个时候, 对一个品牌来讲,很简单:听劝就好了。
你只要能听劝,你能诚心诚意地帮助客户,你会看到,用户很容易向你提出各种各样的、实际上能够诞生爆款产品的需求。
03
在小红书上,
如何做爆品?
小马宋:说到爆款产品,你觉得小红书上所谓的爆款产品,有什么特点?或者说怎么才能够产生爆款产品?
于冬琪: 满足用户的下一个需求,以及做得早。
什么叫做得早呢?
我们看大多数人在做消费品,他们的思路是什么呢:我先通过调查公司,看一下行业趋势、行业热搜。
但不好意思,当这个东西已经是热搜,已经能够被你看出趋势时,意味着早就有人做出来了,这个产品在快速普及、在快速变成行业的基础功能。
比如说空调。空调有啥?能制冷。你的空调能制冷,我的空调也能制冷。后来都又增加了能制热。
我不会因为你的空调既能制冷又能制热,我就对你这个品牌有什么印象。
因为你这个东西,叫做行业常规基础功能。这种产品是不可能成为爆款的。
真正的爆款是什么呢?
你能不能找到: 只有极少数用户意识到的需求,但这极少数用户,可能在未来又代表大多数用户,并且极少数用户已经开始为之行动和寻求解决方案了。
当你能找到这样的人,此刻小众,但未来能够代表大众的需求,然后你照着这个需求往前行动一步,做出产品,这样的产品才会是爆款。
说白了,总结为一句话,它叫做: 行动点相比于行业趋势的前移。 你不要等趋势已经成为趋势,你再行动,而是你在趋势之前行动。
你的投放预算、用户分享产品动作等等,变成这个趋势的普及者,一定是能够吃到整个趋势普及过程中所有的红利的。
所以本质上,是你率先满足了顾客的下一代需求。
那剩下的难点就是,我凭什么能够找到下一代需求呢?
你会发现有几个方式,小红书上的企业用的其实已经很熟练了:
第一个方式,叫做很多时候我们会看见有些人是超级用户。
啥是超级用户?
对这个产品需求足够在意,同时可能为这个品类尝试过大量的产品。
比如,小米在做手机崛起时,靠的就是一帮手机发烧友。
这些发烧友,就是超级用户,他们更懂产品。
你听他们的意见,他们就会告诉你说什么样的产品是好产品,什么样的需求未被满足。听他们的劝,通常情况下你就能领先于大部分企业。
因为大多数的企业此刻还不会听超级用户的劝,这是一种办法。
第二种方式,叫做回到自身的生活方式。
比如说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的种草品牌,他们在成功的第一阶段,老板自己就是这个行业的超级用户,是一个典型消费者。
当你回到你自身是超级用户的领域时,你的需求,大概率你对它的理解程度,是领先于行业其他人的。
那这个时候,可能你也不知道哪一个需求最后真的会变成大众需求,所以创业还是要谨慎。
有可能你也会看错,但没关系,你找周围不是超级用户的那些人聊一聊。
比如我咨询过买包的人,我和他讲一下,问问他这个包是不是他想要的。
你发现我讲了 10 个人,然后 8 个人都说想要。我再问这 8 个人,你们现在的包多少钱?
比如他现在的包 500 元,然后就是我就问他:如果改变包的某个功能,你愿不愿意同等价位下替换掉现在的包?
你发现,通过这种方式的验证,定价也出来了,与此同时又完成了某种验证。
不等待数据,不依赖于数据,也能超前于市场。 这样的创业,其实成功概率本身也不低。
当然前提是你得一开始下个半年以上的苦功,解决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的问题。
所以当你回到自己的生活,你自己成为超级用户时,你会发现你能够走得远比市场趋势更超前。
第三个办法,是什么呢?
你会发现很多人,哪怕你不是超级用户,你也找不到超级用户,不要紧。
在当前大众都在表达的时代,很多人都会成为某一瞬间的超级用户。
这一瞬间的超级用户是什么呢?比如讨论美妆,忽然之间一条笔记火了。
这条笔记不对应任何产品,或者说这条笔记下面某一条吐槽评论火了。那好,这一瞬间你知道这个人的意见,是有代表性的,你就找到了一个可被优化的点。
所以我们把这个过程, 抽象成了一个核心方法论,叫做捕捉、理解、放大、激发。
然后具体来说啥意思呢?
第一步,捕捉。 先从个体用户的表达捕捉。
第二步,理解。
捕捉之后,你不确定它是不是大众真正的需求,你得看一下说,我这个产品是不是让人生活更好了?是不是符合大众的生活向往?
这个包到底是帮差旅用户出差之前减少的一个动作,还是增加一个动作?
减少动作的才是好产品,增加动作的肯定不是好产品。
然后基于理解,你检验判断一下: 这个东西是否可以卖给和我一样的人?
虽说可能全中国只有几十万人,但你能卖掉几万份,那这个小企业你就有可能养得活它。当你理解完之后,那下一步,就是放大。
第三步,放大。
用产品、用营销手段放大它。用产品把它变成一个大众都可拥有的解决方案,用营销手段让人人都能够知道。
第四步,激发。
最后你要观察出用户是否被激发。
你在线下找一个朋友讲产品,一讲产品时他如果有双眼放光,语速变快,不由地都跑起来了这样的特征时,你就能够确定说,这个产品如果让他真正用到,他会给我分享,他会买单。
那这个时候,一款产品又能够卖得动,满足用户需求又有用户传播,流量上又有优势,爆款产品不就因此诞生了吗?
所以我们看到的所有的这些爆款产品,它是捕捉、理解、放大、激发,然后在产品、营销、服务等等不断循环。
而且这个过程很有趣,你帮助的用户越多,你发现用户越乐意回报给你帮助。
这样的产品,在我们这个时代,我觉得它的能量是无穷无尽的。
小马宋:刚才都在说如何成为爆款,那如果我做了一个很普通的企业,那我去小红书种草会成功吗?你觉得什么样的客户,什么样的企业更适合在小红书去种草?
于冬琪:这里有两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有没有胆量。
老板是否敢在看不到数据时,就能够率先作出下一步的行动?这个下一步的行动一定是有成本、有风险的。
有没有这个胆量,是第一个前提。
比如,为什么很多医美机构的服务做不好?
因为这些医美机构,相当数量是男老板。男老板本身就不是自己产品的用户。
他靠的是什么呢?有经营能力,会算账,敢投资,入了医美这一行。
但这种时候,你说想靠服务破圈就很难,因为他就不是用户,他就天然很难感知到什么样的服务会更好。
那这个时候我们想要说服他,就很难。
但如果这个人自己就是这个行业的典型用户,他在用自己的产品时,就是为自己而做的,那我们说服他的时候,他自己的直观感受就是准确的。
他就会感觉到说这个东西确实让我更好,确实解决了我的问题,那这个时候就是他就更敢于付出行动。
这个前提通常只有用户代表才能做出,因为你的直观感受是这个时候就是一个典型的这个判断的一个依据。
女性创业者,且是医美用户,我们就会觉得她创业的成功率本身就会更高。
她关于自己的医美产品,可能都有很多的吐槽,它原先只是缺少落地的能力。
所以当我在接医美客户时候,我就明显问他说,那你们老板自己做不做医美?男老板还是女老板?
第二个要素,是不要想挣快钱。
经济学家香帅曾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在这个市场中,你会发现有好几个不同的小市场。
这些小市场指向了不同的消费者的需求。
比如说,当前我们就看到了 2 种不同的消费者需求。
第一种,用户冲动下单一个商品。
比如猫爪杯,你倒入牛奶杯子会出现一个猫爪,你刷短视频看到这种商品,你会冲动下单。
这种冲动下单,速度贼快,但下单之后退货率也高。所以流量成本贼高,流量竞争特别充分。
第二种,用户反复对比后再下单一个商品。
到了小红书,你会发现用户在就是做消费决策的决策周期,显著拉长。
拉长到什么程度呢?
比如说买一个底妆,决策这个底妆过程中要阅读几百篇笔记,决策时长大约 20 天到 40 天的时间。
决策慢的另一个好处是,在购买你的产品之间,他对其他人眼中的你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
如果我们以赢得用户的第一个订单作为核心目标来说,他比起这种冲动消费的用户赢得的这个第一个订单的周期显著拉长了。
但是如果我们以用户的终身复购作为目标,你发现只要在第一次购买之后,你别让他失望,你不是虚假营销的,你真是符合他的期望的,复购很快就会发生,转发和后续持续的正面评价很快就会发生。
这是第二种人。
这种人更厌恶你骗他,但是如果你不骗他,你真为他解决了问题,我们会看到就是这些人会逐渐爱上你。
这就要求我们做小红书和打算做种草的企业家呢, 要有耐心,要想清楚。
04
这个时代,学渣老板
更容易创业成功
于冬琪:最后我特别想聊下关于学霸创业的问题。我觉得在我们这个时代创业, 学习成绩好反而是一个劣势。
小马宋:你是说学霸不太懂生活?
于冬琪:我们在写《种草》这本书的时候,曾经有一个感悟:
就为什么很多中国老一代的创业者,和大量此刻还在活跃的创业者,他们是做不出爆款产品的?
是因为用户想要生活,而他们没有生活。
我看到有一个品牌,他们整个公司, 6 点之后就关灯了。
他会要求说公司所有的小伙伴,不止要你休假,还要你休假的时候,比如说今年必须要去新加坡玩。
为啥?因为他们看到很多白领用户都去新加坡玩,就觉得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发达的城市,好像很好玩。
我们的用户都去了,你不去? 去了,你就能更好的理解我们的用户。
你会发现就是这些人,凭啥他能是超级用户?什么是超级用户?无非就是比用户更会生活。
更会生活就来自于他首先他得有生活,他得敢生活。
我自己其实很长时间就是一个刚才这样的创业者,因为我是学霸。
学渣和学霸,这里并不是贬义词和褒义词之分,仅仅指考试分数。
但你会发现学霸和学渣之间的区别,最后会指向一个问题:就是你如何对待一道错误的题?
所有的考试成绩好的人,你说他为啥考试成绩好?在学习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呗。
那他为啥在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他就想学习。为什么?因为看到错题他就焦虑,他就自我处罚,惩罚自己。
所有的考试成绩不好的人,反而都有一个天赋,叫做当我看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时,我很容易不自责。
后来我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当我看到一个创业者,他的状态很松弛时,我就问他说你原先是不是成绩不好?他说是 (哈哈哈)。
他就很松弛, 这种松弛的人他会容忍自己犯错,他也会容忍别人犯错。
当他能够容忍自己犯错和容忍别人犯错时,他就有生活。
因为你会发现,只要你在创业,你在做产品,错误就是不可停止的。
我曾经学习成绩很好,慢慢在北大里面变成了学渣,但我很庆幸,我在那个时候没有好好学习。
因为我更早开始摆脱了学习成绩对我的控制。
但是反过来,如果我们看到了一个学习成绩好的人,开始 创业做产品,那每天有无穷无尽的问题提到他面前,他看到这个问题,本能就会唤起焦虑。
这个焦虑是无法抵抗的。
有焦虑怎么办? 你自己你要解决它,减少生活。 然后投入更多的时间去解决它。 最后 你离你的消费者越来越远了。
反过来我们再看,一个习惯于错题本上全是错题的小伙伴,他是什么样的一个心态呢?错就错,不是每一道题都是重要的。
他更能知道在工作中什么可以放弃,什么不能放弃。
因此能够给自己规划出可以生活的时间,反而这个时候你看到他先过上了用户渴望的生活。
这也是我最近意识到的: 太过于追求效率,就是不幸福的来源。
你追求效率到极限,就意味着你就不容错,不容错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批评和惩罚他人,这个是最容易稳定的、避免错误的方式。
但其实我不断看到很多消费品公司,是另外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面它居然是幸福且有利润的。
小马宋:所以, 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企业都可能成功, 成功有很多种方式。只是有的企业成功得太苦了。
于冬琪:对,干嘛不选一种更幸福的成功方式呢?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小马宋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