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趋势|AI反向加强的4大商业机会!

2月前
收藏 3
1
【摘要】:用人文叙事对抗技术焦虑 。
现在全网都在教大家如何用好AI,但我个人觉得,这件事我们除了要有正向思维,更要有逆向思维!今天想来和大家讨论一个非常有趣的点,那就随着各行各业扑面而来的AI应用热潮,我想肯定会出现这样一些被AI“反向加强”的领域。
所谓“反向加强”,就是指随着AI的普及,某些专属于人,或者具有人文属性的元素,反而会因此变得更加稀缺,更具价值!并成为我们可以有效利用的商业机会,所谓“物以稀为贵”,这是颠扑不破的商业原理。
那这样会被AI反向加强的商业机遇究竟有哪些?我们又如何抓住呢?最近一段时间,通过与DeepSeek多次深入“交流”,我终于梳理出了4个核心要点,接下来结合案例分享给大家。
1.反效率思潮:和高效唱反调的生意经
AI 助力效率飞升,让很多东西可以速成,但这场效率竞赛也很容易让我们迷失在内卷与焦虑当中,于是我们开始越发珍视那些没有效率焦虑的时光,比如在春天,看着树枝上的新芽迎着阳光时,心头会升腾起美好的思绪。诸如此类,在AI兴起后,我感觉身边有这样一股更希望“放慢脚步”的“反效率思潮”正在涌起。
哪些品牌顺应了这种反效率思潮呢?前一阵我听别人讲起一个案例,说在某个乡村,有这样一家窑烤面包店,面包师每天都需要花几个小时来烧窑,另外由于窑炉容量有限,结果导致面包每天下午才能姗姗来迟地限量供应,但没想到这种充满烟火气的做法,反而吸引到大量顾客慕名而来!
又比如,我还想起了“饿了么”前两年春节投放过的一支广告 ——“祝你过年不用饿了么”,其中包含不少看起来蛮有细节洞察的文案,诸如“找回小时候,帮妈妈买瓶酱油的快乐”,“给老爸钓的鱼,一个解冻的机会”等等,看似是在劝退用户,其实是打破了常规,通过提醒大家放下效率焦虑,用心烹饪,花时间陪伴家人,反而帮助品牌赢得了关注点赞。
那接下来,我们各行各业如何基于“反效率思潮”来进行创新呢?
对此DeepSeek给出了一系列有趣建议,比如它认为,高端餐饮品牌可以考虑推出"慢食套餐",每道菜搭配食材溯源卡,让顾客边吃饭边听故事。
又比如DS建议,母婴品牌可以在销售产品的同时赠送“成长记录本”,鼓励妈妈们来手写、手绘育儿日记。
这个创意让我回想起,曾在一个消费者洞察报告中看到过:在亚洲国家,很多母亲不愿意采购“设计方便”的产品,阻碍点居然是因为,这会让她们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成长没付出,进而心生愧疚。我想这其实就是非常典型的一种“反效率思潮”存在的明证!相关品牌在未来,或许应该更重视研究这种消费心理。
简单来说,当AI把效率卷到极致时,在某些地方故意慢下来,或许反而会有助于增长,这里的关键是,你能不能把这些“慢动作”变得具有体验性和仪式感,把时间消耗变成用户的情感投资,从而将效率上的“舍”,变成消费者情绪与心理价值上的“得”。
2.不完美美学:用“留白”与“瑕疵”促销
AI让标准化变得容易,在未来,当每个画面、每件产品都精致得如出一辙时,“不完美”或许反而会变成稀缺品,我想这就是“不完美美学”即将兴起的底层逻辑。基于这一点,在往后的商业策略中,通过巧妙的留白,通过保留有人文痕迹的元素,我们就有机会带给用户随机性的惊喜,从而为品牌开辟出一条有温度、有个性的增长路径。
举例来说,去年咖啡品牌M Stand联名某鞋履潮牌,利用回收咖啡渣染色工艺,来创作每一双都拥有不同纹理的“脏脏鞋”,这种“反工业美学”的表达,成功地吸引到了那些追求个性与环保的消费者。
哪些品牌最值得考虑“不完美美学”呢?我首先想到的是以创新和科技为标签的新能源车品牌,因为科技越发达,用户可能越希望能保留人文的一面。
为此,我和DeepSeek进行了很多“讨论”,DeepSeek就建议说,相关品牌可以考虑推出限量版车型,内饰采用手工缝制皮革,刻意保留针脚痕迹,然后木纹饰板选用天然木材,每辆车纹路各不相同,从而成为车主的“专属符号”!
又比如,DeepSeek还建议美妆品牌推出“情绪化彩妆”,眼影盘故意设计成不规则色块,口红膏体带有不规则切割棱角,搭配文案——“情绪从不完美中诞生。这款眼影盘就像你的心情——有时混乱,但总是美丽。”
其实仔细想想,我觉得“不完美美学”还特别适用于短视频与IP打造,试想未来,当千篇一律的“完美文案”和“镜头表现”如此易得时,我们或许就更需要去放大视频中的真实感,你需要更重视培养情绪表现,另外也可以尝试多融入一些花絮,比如拍摄NG画面,保留些许瑕疵等等。
总结来说,Z时代消费者或许会更愿意为“人类出错证据”买单,因为这既是一种反机械化宣言,也是一种社交货币。
3.五感奇袭:未来让用户用鼻子记住你!
过去这些年,我一直在建议企业开展“五感营销”,但这一点或许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因为只有人才有的“视听嗅味触-五感”,很有可能会因为AI被迅速地“反向加强”。
尤其是嗅觉、味觉、触觉,试想AI很难理解,我们在闻到一种香味时,所唤起的那种微妙情绪,也体会不到我们在触摸到某种材质时的愉悦,所以如果企业能抓住这一点,深耕 “五感营销”,就有机会在 AI 时代实现弯道超车式的增长。
五感营销的好案例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是曾多次获得“世界最佳机场”的新加坡樟宜机场,这里独特的“香氛系统”,通过将湿度、花卉气息与品牌进行绑定,塑造了独特的嗅觉记忆,然后通过香水这类周边产品,让旅客离开后,仍然能通过气味唤醒场景记忆。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其实这个策略非常适合文旅品牌来借鉴,因为想要让别人来到你这里,你就必须能够让用户在更多的时空场景下优先想到你,这时候,用嗅觉激发他们的身体向往,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探索方向。
关于五感营销,DeepSeek也写出了蛮多精彩创意,比如其中一个是建议化妆品品牌推出“触感渐变口红”,膏体从磨砂到丝滑的质地,通过变化来对应用户不同的场景情绪,是不是听上去蛮有趣呢?
另外,我觉得将五感营销运用在传播中,也是一个非常“高潜”的方向,想到一个案例是前几年,奔驰旗下的高性能车奔驰AMG,为了突破母品牌“尊贵豪车”的传统认知,就专门开发了一款具有“赛道基因”的古龙水。
图:奔驰AMG广告(来源网络)
而这款香水的独特气味,则是源自赛车现场,车手们高速过弯时所留下的那种令人痴迷的烧胎气味!非常容易唤起车迷对超燃、高性能的联想。最后通过邀请专业赛车手参与传播,这次“嗅觉营销”获得了非常好的认知构建效果,它启发了我们:你想让用户认知到你的某些特点,除了通过每天已经“太忙”的眼睛和耳朵,为什么不试试鼻子、嘴巴和手呢?
4.手工艺性,用人文叙事对抗技术焦虑
科技带来了巨大便利,却也无形中加重了人们的焦虑,当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斥着流程与代码,我们肯定会更怀念以前那种有人文态度,有手工艺性的做东西的方式,这一点从最近几年,餐饮行业如此强调古法手艺就很容易看出来。
图:老铺黄金官网视频
前几天我读到一篇报道,作者提到今年春节最热门的有三个地方,分别是电影哪吒的放映厅、DeepSeek的对话框,还有一个就是老铺黄金的柜台,而这个品牌恰恰是以其“古法制金的工艺”而知名。
又想到去年,我曾在名创优品买过一款类似叫“考古盲盒”的玩具送朋友,它会提供小铲子、小刷子,让你在一块包裹物中耐心挖出宝物,大家不难想象,其实最大的乐趣并不是你最后得到了一支精致的仿古瓷瓶,而是那个像传统匠人一样,充满期待而又小心翼翼的挖掘过程。
在今天,我想“手工艺性”毫无疑问是最容易被AI反向加强的领域,因为很多“手艺”在未来会越来越少见,各行各业尤其是科技品类,非常需要重视这一点。
对此,在我跟DeepSeek的交流中,它就建议,像小米这样拥有丰富产品线的科技品牌,完全可以考虑推出“文化符号智能系列”,例如手机壳采用传统漆器工艺,智能手表表带采用手工编织技艺,然后每款产品附带文化符号解读视频,同时设计一些用户可参与再创作的互动元素等等。
再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新能源车品牌,也非常值得在产品、运营、内容、传播等很多方面来纳入手工艺性元素,我想这对于未来几年的用户转化来说,将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策略。
2025,如何部署“AI反向加强”的策略
以上是我们对于“AI反向加强的商业机会”,所作出的初步梳理。接下来,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可能是:2025我们如何针对这些机会,来部署相关策略进而驱动增长呢?对此我有如下3步操作建议:
第1步:AI创意
我发现AI在“你给线头,它帮你织件毛衣”这方面的能力,几乎“无人能及”,这对企业经营者和营销人的一大利好,就是当我们听到一个新鲜有趣的营销策略时,就可以马上向AI询问——“可以如何应用到我的业务中?”这可能会大大加速我们策略应用的效率。
比如,在我和DeepSeek讨论出以上“AI反向加强的商业机会”之后,我马上让它帮我做出了如何将上述4点,应用在“营销咨询领域”的建议;同理,我建议你也可以立刻让AI来给出,在你的行业中,针对上述4点可以如何落地执行的策略建议,以及相关创意。
第2步:洞察验证
然后就来到了比较关键的一步,那就是对于AI给出的建议,由于每个品牌所针对的用户群都不一样,所以对于做什么不做什么;优先选择哪个方向;以及如何评判AI给出的创意,怎样向AI提出进一步的需求等等,所有这些,还是需要回到消费者洞察上来,需要用有针对性的消费者洞察来进行验证和推演。
图:洞察力营销方法论(SDi)中的两种方法
因此我建议,大家在完成第一步之后,就可以即刻去开展消费者调研,具体方式可以很灵活。比如,我们可以围绕上述4方面去做“用户痛点侦测”,以访谈或问卷形式,来看看你的客群对于“过度追求效率”、“过度标准化”以及“缺乏人文手工艺性”的生活现状,哪个方面的感知更强烈?更渴望改变?
又或者,我们还可以做“创意测试”,以demo形式来呈现AI给出的不同创意,然后邀请用户进行投票,最后选出呼声最高的创意方向优先落地等等。
第3步:修正执行
经过前两步,当我们通过洞察,对相关策略与用户需求的匹配度有了更多了解之后,接下来就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或向AI提出进一步需求等方式,来修正最初的策略,然后落地执行了。欢迎大家在推进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如遇疑问随时和我交流探讨,最后预祝各位在2025年借助AI的新风口,实现品牌的新增长!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宇见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1
-已有1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