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部的“精神内耗”,被老年人治好了?

1周前
收藏 1
0
【摘要】:“少女感” 营销不灵了?
之前,精选君写了一篇文章👉刘晓庆,正在被市场部疯抢,并好奇 三八节期间,有哪些品牌会与刘晓庆签约合作。
这不就来了~
近日, 好望水 官宣 了与刘晓庆 的合作,通过分享她的人生态度,来为更多女性带来力量。
还有 伊利 也携手刘晓庆带来妇女节短片《当她的称呼成为称赞》,来展现女性角色是如何刷新社会对女性称呼的传统认知的。
不得不说,老年人是越来越受品牌欢迎了。
从喜茶邀请潮汕如姨做 “非遗推广大使”,到Lululemon让 78岁加拿大奶奶 演绎健身哲学,再到 吴彦姝 成为奢侈品包袋的 “灵感缪斯”,还有被各大品牌市场部疯抢的刘晓庆……
代言市场真的变天了!
谁能想到,保温杯泡枸杞的阿姨,也能成为最酷的品牌代言人呢~
有意思的是,当品牌们开始放下流量迷信,选择与皱纹银发共舞时,反倒卸下了困扰已久的“年龄焦虑”。
今天,我们就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为何越来越多品牌开启中老年人代言策略,其背后有哪些考量,又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一、Z世代的审美变革——更真实
如今,看似完美但千篇一律的“盛世美颜”,对于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正在变弱。
据Fastdata极数发布的《2024全球Z世代消费洞察报告》显示,三分之一的Z世代不论在现实生活还是数字生活都开始拒绝“滤镜”, 转而拥 抱真实的自己和世界。
这也意味着, Z 世代审美体系正在重构——他们开始抗拒单一的审美标准, 认为“真实感” 比 “完美颜值” 更重要 。
而老年群体 恰好提供了这种未经修饰的生命力,相对流量明星的 “科技脸” ,皱纹里藏着故事的脸庞反而更能打动人心。
此前,山下有松与吴彦姝的合作,很多网友就表示很适配,尽管奶奶已经80多岁,但其对年龄与容貌变化的一笑置之,真正体现了什么是永不过时的优雅,让人们觉得美是与年龄无关的。
可以说,”完美光鲜“的人设已难以让年轻人获得共鸣,反倒是真实生活中的不完美个体更能让人自我代入。
二、情感共振的新流量密码——更松弛
当下,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面对应接不暇的工作,越来越多人失去了对生活的感知力。
于品牌而言,启 用老年人来进行品牌叙事,则能很好地通过其身上的这股岁月沉淀感来软化消费者在快节奏生活中的焦虑,让更多人找回生活的意义。
就像Lululemon 的78岁奶奶用真实行动诠释「活出生动」,又或者像如姨在简介 中写的“年龄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数字,我对音乐的热爱永无止境” 。
通过展现这些 “人生智慧”,能够很好地影响年轻人的生活心态,让他们知道人生在任何阶段都充满可能,同时也为品牌增加了与消费者沟通的情感触点。
三、拒绝掉入“流量陷阱” ——更保险
在流量明星频频翻车之后,品牌开始反思流量逻辑的失效。典型案例回顾:
再吃个新鲜的瓜 :最近,韩星金秀贤和已故女星金赛纶的恋情内幕被曝,媒体称女方恋爱时才年仅15岁,虽然金秀贤目前未回应,但其路人缘和评价开始急转直下。
而金秀贤,也与 PRADA 有合作关系。
不得不说,PRADA在流量明星上的翻车率真的有点太高了……
鉴于越来越多的翻车案例,许多品牌开始尝试选择合作风险更低的形象,例如跨界文化学者、代表性素人、特色博主或者打破年龄限制的老年人。
在我看来,老年代言人的崛起,本质是品牌“长期主义”战略下,对 “确定性” 的追求 ——
他们自带岁月沉淀和社会认同,比流量更能抵御风险,同时也能展现更具包容性的品牌文化来加深品牌底蕴。
尤其对奢侈品品牌而言,更能帮助其脱下暴发户的行业标签,打造“质感杠杆”。
四、“银发一族”商业潜力激增——更大的市场
截至2024年末,中国 60 岁以上人口已突破 3.1亿 ,银发群体的消费潜力不容小觑。
《2024银发族消费报告》提到,银发族的消费开始往“年轻态”靠拢,尤其在珠宝首饰、美妆护肤等消费增长亮眼。
除了较高的消费意愿,该群体基本都已退休,还拥有较高的可支配收入。不是我说,老年人消费起来,真的比我们年轻人大方多了~
而越来越多品牌选择与老年人合作,或许也是在提前布局这个超级市场。
五、年轻化策略的反向 “解题”——更创新的思维
品牌年轻化背景下,找代言及推广带货不一定非要年轻人。
从MIUMIU与吴彦姝奶奶的合作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品牌选择中老年艺人合作不失为品牌年轻化战略的反向解题思路。
此前,吴彦姝奶奶的一组MIUMIU推广海报火了,其独特的个人气质与调性少女感的产品触发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展现全新氛围感的同时,也凸显了品牌的多元可能,不动声色地笼络了年轻人的心。
虽说奶奶的年龄并不是品牌主要受众,但MIUMIU却用 “老故事” 制造了新鲜感,用 “旧元素” 激活了新消费,成功给年轻人带了货。
其他品牌都在疯狂签约年轻艺人时,反其道而行之反而成为新的 差异化 路径 。
当美妆品牌用老年模特演绎 “优雅老去”,当运动鞋品牌让健身老太自信展示肌肉,当包袋广告里的奶奶坦然露出法令纹。
这些看似反常规的营销动作,实则品牌对商业环境和消费者审美变迁的敏锐回应。 与此同时, 越来越多的案例正在证明—— 年龄不再是划分市场的鸿沟,而是连接代际的新桥梁。
而那些率先读懂银发浪潮的品牌,已经领先起跑线。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营销案例精选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