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高铁卫生巾,自由点市场部可算开窍了!

1月前
收藏 1
0
【摘要】:自由点挽回形象了吗?
大家好我是女王。
最近,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刷屏网络:高铁卫生巾免费了!
要知道,公众场合缺乏女性日常生理必需品的需求痛点已经被忽视已久。
据了解,这项新增的高铁提供免费卫生巾服务,其实是卫生巾品牌自由点联合部分铁路局开展的高铁应急卫生巾试点项目,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150组列车。
女王发现,对于这一开创性的举措,表示支持和赞同的声音是占大多数的。
多数女性同胞们表示:不断地发声是有用的,我们的需求终于“被看见”了!
能在这么多商家沉默的时候在高铁站投广告,已经很棒了。
不过,此前不少卫生巾品牌都有过或大或小的翻车事件出现,导致女性消费者与卫生巾品牌之间产生信任崩塌。
因此,在自由点的这次营销活动中,很多女性用户也带着审视的目光指出了品牌营销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根据女王观察,部分网友认为:自由点在地铁广告中使用的文案,仍未完全起到帮助女性摆脱“月经羞耻”的示范作用。
文案中用“来事”代指“来月经”
用“这一片”代指“这一片卫生巾”
对此有网友表示:说了半天,还是没敢直接写“卫生巾”
一直以来,传统观念认为月经、卫生巾等词汇是“难以启齿、代表污秽”的,也使得“月经”这一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都会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被逐渐“污名化”
由此衍生出的“姨妈”“来事”等替代词更加剧了大众对月经的误解,此外,购买卫生巾的正常消费行为也似乎成了“某种地下交易”
因此,希望自身权益被看到的女性消费者主张“正视月经”,并从日常表达上将月经、卫生巾等相关词汇“摆到台面上讲”
客观来讲,女王认为,文案可能是出于让文字表达更加朗朗上口,通过省略或简化的方式实现语言的对仗和双关。
我们也可以从广告投放的整体效果来体会一下品牌文案的用意。
可以看到,系列的广告文案中通过类比高铁、中国动画、人工智能等宏观前沿技术,来烘托卫生巾的需求价值,“这一片”或许是品牌想要制造出从宏观到微观的概念递进。
▼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对于自由点品牌的质疑声音并不是空穴来风,此前卫生巾品类出现过的“通病”自由点也几乎屡次命中。
最开始,有自媒体博主爆料,卫生巾产品存在“生产标准、长度不足”等问题。
该博主对近10款不同品牌的卫生巾进行了长度测量,并发现绝大多数产品的长度均短于标注长度,其中涉及的品牌就有自由点。
今年315晚会上,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被曝长期从事卫生巾、婴儿纸尿裤残次品翻新业务,涉及麦酷酷、自由点、嫚熙、Babycare、苏菲等知名品牌。
虽然事后品牌方声明称所有产品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同时每一件产品均能追溯生产源头,并呼吁消费者前往正规渠道进行购买。
但对于品牌出现让废料流出、被不良商家利用的现象,仍然被公众贴上了监管不力的标签。
不过,信任崩塌也可以有重建的机会。
既然问题已经产生,重要的则是品牌的认错态度是否正确,以及是否具备解决产品质量、标准等问题的能力。
而自由点这次打出“高铁卫生巾自由”第一枪的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
从高铁无售卖,到如今的免费领,自由点实现了让女性生理必需品触达公共场所从0到1的跨步。
女王注意到,在广告文案下面,品牌也对产品质量做出承诺。
总的来说,自由点市场部终于做了一件能帮品牌挽回形象的事!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广告女王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