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市场部,还是没忍住啊!

1月前
收藏 1
0
【摘要】:用户信任,就是这样被“广告”消耗的?
当下最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广告,不是每天上下班朝你呐喊的电梯广告,也不是你下班回家刷剧暂停拆外卖时帮你贴心放大的中插广告。
而是上下班开车路上,自己的车机投送的广告,它不仅污染了你的上班好心情,还侵占你的注意力,影响行车安全,完成了对用户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双重打击。
所以这类广告是众多车企垂涎,但尝试品牌不多的广告,一旦做了,就必定会被批评,是一个风险远远远远远高于收益的行为。
就在今天,长安汽车旗下的新能源品牌深蓝,就铤而走险了。

深蓝给车主投放了一条车机开屏广告,当车主启动汽车的时候,就能惊喜地看到一条开屏3秒的广告,推广深蓝的S09车型,并提供了一张价值10000元的专属购车券。
深蓝甚至把这条广告描述成“感恩回馈”,而回馈的方式是奖励车主再买一台深蓝。。。。
深蓝市场部自己可能也觉得理亏,对车主的统一话术是:广告是针对首任车主的感恩回馈,车主只能收到一次投放,投放一次。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个我就莫名联想到“男士一生只能定制一枚”的DR钻戒,能把这种明显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描述成给用户发的福利,还营造出一种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感觉,深蓝这是真请到高人了。
推送这条广告的目的,也十分抽象。已知:没有人会喜欢一个给自己的车机弹广告的车企→然后深蓝:给车主投放车机广告→目的是:让车主继续买深蓝S09。
深蓝这一招,让老车主面上无光,准车主打退堂鼓,围观群众看笑话,一个广告,损害了品牌形象,还对销量有负面影响,也算是另一种的教科书案例。
而且,车机广告对品牌形象口碑的负面影响,是长期的,只要车企尝试了这种广告,就会被钉上“耻辱柱”,未来一旦有别的车企再出一个类似的昏招,大家就都会把你做过的事情翻出来再回顾一遍,让人唠一辈子。
长安深蓝之前,榜上的名单已经有蔚来、大众ID.6、奔驰GLC、丰田赛那以及长城旗下的魏牌和哈佛H6。
相信不少朋友在其他渠道或者之前就看到了以往这些车企投放的车机广告了,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回到深蓝这个品牌上,在门主看来,其市场部策略确实不很讨喜,给人一种“有卧底”的感觉。
上个月,深蓝为这台新上市的深蓝S09投放了电梯平面广告,广告很“巧妙”地化用了主要竞争对手问界、理想的品牌名,来宣传自家产品。
但是和智能辅助驾驶专长的问界比空间大小,和“冰箱彩电大沙发”著称的理想比智能驾驶,颇有些田忌赛马的感觉。
一旦用户把对比项交换,就会发现,深蓝在空间和理想难分伯仲,智能辅助驾驶上,也比不过华为鸿蒙智行的亲儿子问界。
市场部想要营造一种拳打问界,脚踢理想的S09形象,但用户感知到的更多是后两个品牌的优势。
更别提广告最下方的“央企新能源销售冠军”这个定语冠军了,现在这种靠定语取胜的广告话术早已被用户们反感,大家不会觉得你销量很高,反而会认为品牌投机取巧,实力有限。
从视觉效果看,深蓝的这张平面广告也突出宣传了友商——将友商的名字放在视觉中心,大家第一眼看到的是问界、理想,而不是深蓝。
这种在自家广告中“慷慨”地为竞争对手引流的视觉呈现,与此前在车机屏幕上强行推送“感恩回馈”广告的行为,共同勾勒出深蓝在市场沟通上的某种“迷之操作”。
无论是令人瞠目结舌的车机开屏,还是这张让人怀疑是否“内鬼操刀”的平面海报,都清晰地折射出深蓝在营销策略上的混乱与不成熟。
在消费者心智日益成熟、信息渠道高度发达的今天,任何试图挑战用户底线、玩弄“小聪明”的营销手段,最终都只会反噬自身,消解品牌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信任。
深蓝作为一个背靠大厂、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品牌,本应在品牌沟通上展现出与其身份相匹配的专业与真诚。与其在这些容易引发用户反感、甚至为他人作嫁衣的“奇招”上耗费精力,不如将重心回归到踏踏实实打磨产品核心竞争力,并以用户真正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
毕竟,市场的口碑与用户的忠诚,需要的是持续的价值输出和真诚的品牌对话。
最后的最后,还是要劝已经入手深蓝的车主,俗话说凡事要往好处想,能够准确地推送广告,也恰恰侧面证明了深蓝优秀的车机系统足够流畅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营销案例精选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