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王卖咖啡,死缠瑞幸!

1月前
收藏 1
0
【摘要】:瑞幸:藤壶!
知道2025年,蜜雪冰城着重发力咖啡赛道;
但我真的没想到,雪王卖咖啡——
会!这!么!好!笑!
咱就是说,谁家好人卖咖啡,是每天举着个大喇叭循环播放:
卖咖啡啦~雪王咖啡~咖啡~咖啡~咖啡~
咖~~~~啡~~~~
真行啊,隔着防弹玻璃都能感受到它吵。。。
更好笑的是,这家蜜雪隔壁就是瑞幸——
瑞:它卖咖啡那我卖什么??
幸:当时咋就没把这个角落的房间一起租了
再代入下瑞幸员工,天都要塌了:
突然就共情了章鱼哥看海绵宝宝的感觉:
怎么有人上班这么开心的??
两天后的瑞幸员工:
不过看到这一贴脸画面,不知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疑惑:
为什么瑞幸咖啡旁边,总有一家蜜雪冰城?
@睡觉吧孩子
这就不得不提那个著名江湖传说了:
瑞幸摸着石头过河,雪王骑着瑞幸过河。
谁还记得瑞幸一开始是想走高端路线的?
无论选品、选址,都对标着星巴克;
谁曾想,无论瑞幸开在哪里,都有蜜雪冰城跟“鬼”一样死死缠着,be like:
楼下瑞幸刚开业才没几天,旁边突然就装修了:
看见瑞幸在装修,掀开盖头,也可能是蜜雪冰城在娇羞;
当瑞幸边上开不了店时,蜜雪冰城:
我推着个集装箱就来了!
蜜雪冰城:瑞,我会一直注视你。。。
蜜雪冰城:大家不要求瑞幸的阴影面积,因为多大面积都够我开店!
所以你说为什么后来者巨上?
因为雪王又争又抢啊!
网友:感觉蜜雪天天盯地图,地图多一个瑞,就哐哐哐跑过去开店,开不了也要做一个雪人……
怎么不算是一种羁绊呢?
我可太爱看品牌间这种,“他追他逃他插翅难飞”戏码了
对于蜜雪冰城来说,开店跟着瑞幸跑,无疑是件高性价比的事。
别的不说,光是每年省下的市场调研费,就相当可观——
瑞幸选址:
现场考察+热力数据图分析
这里人流量大、消费能力强,好地方!
这里靠近地铁口、交通便利,安排!上!
这里附近咖啡店不多,竞争力不大,OK开!
蜜雪选址:
嘿嘿,瑞瑞又找到好地方了!
跟过去看看!
瑞幸:每天两眼一睁就想骂。。。
不过总更宏观的视角来看,蜜雪冰城与瑞幸咖啡的“贴身开店”现象,本质也是一场双赢的营销博弈。
一方面,双方定位上的差别,有助于形成「互补客群」。
客单价在6-8元的蜜雪冰城,主打极致性价比,核心用户是学生、年轻下沉市场用户及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而瑞幸咖啡的主力价格带在 9.9-15元,定位平价精品咖啡,主要覆盖职场白领、都市年轻人群。
两者目标用户存在衔接关系,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实现“流量共享”。
另一方面,CP化营销还有助于制造品牌话题,激活用户自传播热情。
就像肯德基、麦当劳的相爱相杀,每次更新都能引发网友围观,蜜雪x瑞幸的红蓝CP也正逐渐成为茶饮界的一段“佳话”。
无论是雪王视角下的“萌贱总裁强制爱”,还是瑞幸视角下的“都市恐怖故事”感,“瑞雪兆丰年”CP故事的每一次续写,都加强着这两个品牌的活人感,无限适配社媒传播。
对此,大家怎么看?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营销案例精选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