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茗推出2.5元柠檬水,跟蜜雪冰城抢生意?

2周前
收藏 1
0
【摘要】:四舍五入等于不要钱啊
爱喝柠檬水的朋友有福了!
最近,古茗推出2.5元柠檬水,比蜜雪冰城还便宜!
看到标价那一刻,精选君都忍不住想问:
古茗,你是认真的吗!?
要知道,即便是把柠檬水作为当家产品的蜜雪冰城,都在去年进行了一轮提价:
随着雪王所有产品门市价都涨1元的大势,原本售价 3 元一杯的冰鲜柠檬水,已经水灵灵地来到 4 元档,某些地区更是到了 5 元——
失去了被说“四舍五入不要钱”的资格;
在这时候推出“≈蜜雪半价”的柠檬水产品,
古茗,你可太卷了!
不过很快就有人发现了华点:
古茗鲜活柠檬水,怎么不见柠檬片的嘞?
仔细一扒配料表:柠檬汁x水
感情古茗的竞争对手不是雪王,而是农夫山泉!
网友:可不就是农夫山泉水溶C100的味道嘛!
这下,古茗柠檬水便宜的原因找到了:
产品“融合西双版纳香水柠檬鲜榨原汁”,即冷冻柠檬液化冻后,由店员加糖调配封装出品;
一方面解决了新鲜柠檬运输、仓储难题,降低了部分原料成本;
另一方面,简化了新鲜水果茶现做流程,不仅出杯快速,还节约了人力成本。
对于炎炎夏日想用一杯清爽柠檬水续命的用户来说,
浓缩还原果汁,虽不如鲜榨听起来健康,但一杯2.5元的价格,也足够成为高性价比选择。
而和便利店里的瓶装柠檬茶以及柠檬风味饮料相比,古茗柠檬水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鲜活”:
一来现场出单的供应模式,能够给人“产品现做”的新鲜体感;
二来原料仅有柠檬汁和水,也远比瓶装饮料的配料表来的简单;
三来现做柠檬水还标配着冰块,接近0度的冰爽体验,也远比便利店冰柜维持的冰鲜感更刺激。
图源小红书@圆圆滚滚
跟鲜榨柠檬水比便宜,跟瓶装柠檬饮料比产品吸引力,
不得不说,确实是让古茗找到柠檬水的差异化赛道了。
而这样明显“对标便利店瓶装饮料”的产品策略,还体现在最近上线的其他两款新品上:
首先,「早安鲜牛奶」。
有些网友说,“想破脑袋想不懂为什么要花这钱去古茗买牛奶”;
联系我们上面对于古茗柠檬水的分析,大家不觉得:
这样装盛的冰牛奶,看起来要比便利店的瓶装牛奶更新鲜?
@Pipanppp
有网友用同款牛奶复刻完,算了一笔成本账,最终得出结论:
平均价格差不多,在古茗买更方便。
而精选君还发现,这一产品的隐藏卖点还在于:
支持用户饮品DIY。
一杯冰鲜奶+一份黑糖珍珠,
你就得到了一杯半价的「黑糖珍珠牛乳」,同款店售16元;
一杯冰鲜奶+一份抹茶奶盖,
你就得到了一杯平价版「抹茶牛奶」,还可选择加青团、蜜豆等小料;
@百日暻君
按照这个思路,还有网友按照“早安鲜牛奶正常冰不另外加糖+青团分装+抹茶奶盖分装”的配方,解锁了「青团抹茶鲜奶茶」;
再自备一份冻干咖啡,得到「自制拿铁」
既不用9.9,又不用抽卡券,自带杯子和吸管,还解决了自己打咖啡要洗设备的痛点;
就冲这性价比和百搭性,谁说古茗鲜牛奶不好的?
这鲜牛奶可太棒了!
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古茗一般 10 点开门,
要说午安还可以,说是“早安”未免有点赶不上趟……
再来看看另一款产品:「一杯冰水」。
嘿,你看我这不要水像啥?
不就是去年便利店的大热单品「冰杯」嘛!
@N .
这下要喝什么茶或果茶,还不是自己动动手的事儿!
即便有些地方监管严格,不允许“去水留冰”;
咱就是说, 1 块钱一杯的水,咱也买不了亏不是嘛~
古茗这波,妥妥就是瞄着便利店的定价标签在开枪。
站在古茗角度来看,2.5的柠檬水、1块钱的冰杯,其实都没什么毛利可言。
那为什么还要推出这些新品呢?
答案就是引流——
即以远低于大众心理预期的价格吸引进店,带动其他产品销售,俗称“只赚吆喝不赚钱”。
这也是古茗鲜活柠檬水和一杯冰水“只能堂食不能外卖”的主要原因。
当然,古茗的这阵“吆喝”,除了给其他产品引流,也同样能为品牌形象打广告。
创始人王云安很早之前就在采访中说过,
古茗做的是“卖新鲜”的生意。
让更多人在堂食场景下感受"现制",推出更多有“鲜”感的产品(如鲜奶、鲜果茶),都有利于强化古茗品牌的新鲜形象。
借助这些低价引流产品,古茗能更好地驱动“人们对新鲜的渴望”。
不过同样的玩法,此前蜜雪冰城也有过;
但最终却因制作麻烦且利润微薄、多地加盟商门店下架而引发了消费体验负反馈,以至于蜜雪冰城最后下架了冰杯产品,并向消费者进行了道歉。
相较而言,古茗这回更优势的地方,一是在于有自建的冷链三温车(常温、冷冻、冷藏)运输,统一配送能很好地保证门店冰块供应;
二是品牌不仅对产品进行了每日限量,还给新品打上了夏季“季节限定”标签,由此也避免了低价产品对于门店利润的长期压缩。
所以对于此次的古茗新品,大家看完心动吗?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营销案例精选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