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难花!搜索广告跌、社媒回报降,广告主何处觅新途?

执牛耳传媒 执牛耳传媒

1周前

收藏 收藏 0

点赞 0

【摘要】:执牛耳|品牌营销数智智库

编者按:

广告投放的“困惑时代”:失去往日荣光的搜索引擎和遇到前所未有挑战的社媒,广告主何处觅新途?

当前,搜索引擎企业的广告收入正面临复杂且严峻的挑战。从百度和360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来看,曾经能够为这些公司带来可观收益的搜索引擎广告业务,如今正呈现下滑趋势。

相较之下,广告主在社交媒体渠道上的投入却在不断攀升。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广告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那么,在当今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广告主如何才能在“困惑”中找到广告投放的有效渠道和最佳策略呢?

 01.搜索引擎广告:昔日辉煌不再

作为国内搜索引擎的头部企业,百度的广告收入在总营收中占比较高,但是面临着增长压力。该公司发布的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一季度总营收 325 亿元,同比增长 3%,核心业务收入为 255 亿元,同比增长 7%。不过,其核心在线营销业务收入为 160 亿元,同比减少 6%,这项收入已连续多个季度呈现下滑态势。

不止是百度,360 搜索的广告收入也在下滑。360 上月发布的 2024 年财报显示,该公司在 2024 年营收为79.48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90.55 亿元下降 12.23%。其中,互联网广告及服务收入为 41.66 亿元,同比下降7.85%。

曾经能够带来十分可观广告收入的搜索引擎,如今却失去了往日的荣光。这背后主要有三大原因:搜索引擎自身的问题、用户行为与流量的转移,以及广告主投放策略的变化。

首先,从搜索引擎自身的问题来看,虽然搜索引擎广告可以通过关键词等进行定向投放,但与一些新兴的广告平台相比,其精准度仍然不足。一些平台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行为、地理位置等多维度数据进行精准广告推送,广告主更愿意将预算投放到这些能够更精准触达目标受众的平台上。

而且,搜索引擎为了推广自身内容或相关业务,在搜索结果页优先呈现自家内容,外部网站权重被弱化,导致搜索结果质量降低。如何搜索结果广告过多、内容质量下降,会影响到用户体验和信任度,进而导致用户流失,广告主的投放意愿,自然也随之降低。

第二,从用户行为与流量转移层面来看,短视频和社交平台兴起,让用户将大量时间花费在相关平台上。这些平台能满足用户信息获取、社交互动、娱乐等多种需求,用户获取信息不再局限于搜索引擎,导致搜索引擎流量被分流,广告展示机会减少。

与此同时,AI 产品发展迅速,一方面,它们能更高效地为用户提供精准答案,替代了部分搜索引擎的功能;另一方面,其交互方式更便捷、智能,吸引用户使用。受 AI 产品冲击,搜索引擎流量渐渐进入下行轨道。

第三,从广告主投放策略变化层面来看,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各行业纷纷降本增效,广告主对广告投放的转化率考核更苛刻。很多广告主的预算,开始向短视频和社交媒体等转化效果更好的平台倾斜,不少行业的硬广投放给搜索引擎的广告,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比之下,新兴广告发展迅速,具有精准推送、内容原生等特点,能更好地融入用户的浏览体验。而搜索引擎广告形式相对传统,在广告形式的创新性和吸引力上缺乏吸引力。

02.社交媒体广告“吸金”的背后

相对于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广告收入的表现要好得多。在全球广告市场中,数字广告占比较大,其中社交媒体在数字广告领域占据着重要份额,每年相关支出的市场规模高达几千亿美元,且仍然呈现出上涨态势。

社交媒体之所以如此“吸金”,是因为其具有诸多特征,这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社交媒体用户活跃度高、使用时间长,能为广告提供更多展示机会。

社交媒体平台能够基于用户的兴趣、行为、社交关系等多维度数据,能实现更精准的广告定向投放,提高广告效果和投资回报率,吸引广告主增加投放预算。

而且,社交媒体有着丰富的广告形式,如短视频广告、信息流广告、故事广告、网红合作广告等,能更好地融入用户的浏览体验,满足不同广告主的需求。

随着社交媒体与电商融合的不断加深,社交电商功能为广告收入增长提供了新动力——方便用户直接购买广告中的商品,实现广告到销售的直接转化,广告主因此更愿意在这些平台投放广告。

虽然社交媒体的广告投放价值巨大,但也并非十全十美,在庞大的市场和可观的数字背后,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全球效果广告领先者 Taboola 与体验管理服务商 Qualtrics 合作发布研究报告——《效果广告营销脉动:投资回报递减趋势》显示,近 75% 的效果营销人员发现,在社交媒体上的广告投资收益正在下降。

尽管社交媒体在效果广告预算中仍占据相当大的份额,但其效果却已显露出疲态。一个新的挑战是,在效果广告领域,投入更多资金并不总是意味着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 随着广告支出的增加,单次转化成本(CPA)也会上升。例如,最初投入 1000 美元可能会带来 100 次转化,但接下来再投入 1000 美元可能只能带来 80 次转化,依此类推。

在那些经历收益递减的受访者中,近 80% 的人表示,这种影响并不局限于预算即将花完的最后阶段,这一问题很早便开始出现。对一些效果营销人员来说,收益递减已对他们超过一半的广告总支出产生了影响。也就是说,早在预算完全消耗完之前,收益就已经开始下降了。

在谈到收益递减这一问题时,效果营销人员认为,受众饱和、广告成本攀升、用户对广告产生疲劳感是三个主要原因。超过 60% 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广告影响力在下降,是因为潜在买家已经被覆盖到,或者已经看过太多次同样的广告创意了。报告发现,超过 80% 的受访者采用了多元策略应对此困境,其中超过 50% 的人将业务拓展到了社交媒体之外的其他数字渠道。

03.如何选择广告投放的有效渠道?

执牛耳旗下#营销商业研究院 认为,对于广大广告主来说,当下可以说是个令人困惑的时代。传统的搜索引擎渠道的效果不理想,社媒渠道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其实,没有绝对的最佳投放渠道,广告主需要根据自身的产品特点、目标受众、营销目标以及预算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投放渠道组合,以实现最佳的广告效果和投资回报。

在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之外,其实还有另外的渠道,可以成为广告主的选择。例如,原生广告平台。原生广告能够融入到网页内容中,呈现与其余媒介内容与形式相似的外观,更贴近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偏好,形成了较高的用户点击率及转化率。

再如,电商平台。电商平台拥有大量的购物意图明确的用户,广告投放能够直接触达潜在消费者,实现从广告到购买的转化。大型电商平台提供了搜索广告、展示广告、推荐广告等多种形式,对于电商企业和希望通过电商渠道销售产品的品牌来说,电商平台是实现销售增长的关键广告投放渠道。

又如,线下渠道和专业垂直平台。尽管广告行业逐渐向数字渠道转移,但线下渠道仍有其价值。例如户外广告,包括电梯广告、公交站亭广告、地铁站广告等,能够覆盖广泛的人群,适合进行品牌形象宣传和产品推广。针对特定行业或领域的专业垂直平台,聚集了大量具有特定兴趣或需求的用户群体。在这些平台上投放广告,能够精准定位目标受众,提高广告效果和投资回报率。

搜索引擎广告也未必就会一蹶不振。

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使搜索引擎广告的投放更加精准和高效。例如,通过对用户搜索历史、浏览行为等数据的分析,系统能够推断出用户的兴趣和偏好,进而推送更加个性化的广告内容,提高广告的转化率。同时,新技术也有助于开发更丰富的广告形式和优化广告效果评估手段,为广告主提供更好的服务。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执牛耳传媒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执牛耳传媒

执牛耳传媒

微信公众号:执牛耳传媒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