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AI讲人情?Canva新广告太超前了!

廣告狂人 廣告狂人

1周前

收藏 收藏 0

点赞 0

【摘要】:人为什么需要表达?

你有产生过“表达焦虑”吗?

最近狂人发现,自己发朋友圈的频率大不如前——

这不是说我丧失了表达的欲望,只是在图片、视频内容备受追捧的当下,仅仅会点文字的我,好像失去了表达能力

这让狂人有些焦虑:

当大家越来越习惯接收视觉信息,我该如何拯救自己的表达欲?

直到刷到Canva可画最新发布的品牌短片,我突然意识到:

或许视觉语言,并没想象中那么难掌握。

01.广告?不,是一支静水流深的成长短片

短片讲述的故事非常简单,即“一个男孩用画图方式,鼓励了一个因自卑而收起表达的女孩。”

故事的主人公悠悠,长着一头漂亮的自来卷,成年人看来很酷的发型,却是她每天的烦恼来源

这不由让狂人想起了小时候:

那时候的自己总在努力融入人群,任何与众不同的地方,都能让我世界崩塌。

由此带来的自卑和厌弃,让我和悠悠一样,经常把世界的底色定义为“暗黑”——

但短片用上帝视角,让我们看到了同一时空下,别人眼里“我”的另一模样:

特别、可爱,就连小鸟的到访、风吹发丝的弧度都是“我”被世界喜爱的证据

“我”的蓬蓬头甚至可以成为别人创意的灵感来源:

短片另一主人公小可,就很羡慕这样的独一无二,他把“蓬蓬头”设计成了“卷卷树”,并借班级演讲活动把自己的喜爱感受传达给了更多人;

故事最后,是悠悠的会心一笑。

被他人喜爱、认可而产生的价值感,让她放下了拘谨,勇敢展现真实的自己。

当她打开Canva,把整页演讲从黑色变成彩色,光芒照亮的不止是她闪闪发亮的眼睛,还有观众熨贴的心。

很多网友看完直呼“被小朋友的互动戳中了”,而这种被他人点亮的感觉,也唤起了大家各自的童年记忆:

 

很神奇,就是这么简单的故事情节竟也被Canva拍出了静水流深的感觉

强大的情感张力,不仅感动了观众还给予了更多人治愈与成长的力量。

这种鼓舞,源自广告对于大众痛点的精准洞察。

02.如何抚平大众“表达焦虑”?

正是Canva这支短片让狂人意识到:

原来不只是我,当下人们正在普遍经历“表达焦虑”。

说不出口、不敢表达、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各种各样焦虑情绪,随着主流叙事方式向视觉倾斜日渐加重。

DT商业观察发布的《视觉,新表达时代的沟通语言——2021新职场趋势调查报告》显示,41%的受访者认为,职场掌握一定的视觉表达技能关键且必要,甚至“直接关系工作成果的好坏”。

问题就在于:

不是所有人都会使用“视觉”这门沟通语言。

尤其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设计门槛太高了

Canva的出现,属实拯救了很多人。

比如狂人。

作为一款拖拽式编辑工具,Canva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快速上手。

无论学没学过设计、是不是软件高手只要登上Canva平台就能很快进入操作;无论是想生成图片、生成设计,还是想对照片进行编辑,Canva自研的AI科技都能很好地为用户提供设计全流程支持,进而实现信息可视化。

短片借助两个小朋友的互动,对此进行了非常生动的展示:


直到这里,狂人才惊觉:

撑起Canva温暖治愈表达力的,一直是这家前沿AI公司不容忽视的科技实力。

尽管在短片中,Canva不曾强调“高科技”,但其借设计实现人类复杂情感表达的逻辑,以及「心中所想,世界可见」传播主题,都暗示着Canva视觉AI硬核实力。

03.人文表达,AI广告下一主流?

事实上,纵观Canva近年来的品牌动态,其AI布局节奏始终清晰:

2021年收购Kaleido引入图像处理AI技术,到2024年收购 Leonardo.Ai强化自身生成式AI能力,Canva始终与视觉设计尖端科技保持同频,逐步构建视觉AI核心能力

而从2023年推出集成多种AI工具设计平台“魔力工作室Magic Studio,到2025年 Canva Create大会发布对话式AI设计助手和AI批量生成功能,Canva每一次产品演进都推动设计流程智能化大步迈进,驱动设计的表达门槛向更多人靠近。

但就是这样一家深谙AI技术亮点的公司,所拍摄的品牌短片却既没有大篇幅的功能展示,也没有口播介绍

这种举重若轻的表达方式,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行业方向上的思考

人文表达,会不会成为AI广告下一个主流方向?

据狂人观察,当前国内常见的AI科技品牌广告,普遍侧重产品的功能性特写

从展示AI如何10秒生成PPT到演示AI自动分析合同风险、智能修复补充照片场景,再到拟人化代入超级搜索框,强化AI搜索智能心智,“问题-解决”的理性表达路径几乎构成AI广告标准模版。

相较之下,《蓬蓬头和卷卷树》更像是一支“非典型性AI广告”——

它以人情味代替炫技,通过触达人们“被看见”的内在需求与人建立起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

它超越了“科技赋能表达力”的功能层面,将表达落点回归人的价值,引导观众进一步思考:

人为什么需要表达?

为什么感到开心和愉悦,我们会想发朋友圈?

为什么感到愤怒或有感触,忍不住在社交平台表达观点?

为什么当言语卡壳的时候,我们会想到用文字来表达情绪?

……

这无疑为AI品牌广告开辟了以深层价值探讨为核心的表达新路径。

小结

对于大多数AI品牌来说,每一次公开表达都是在探索科技与人文的平衡

如何拉近科技与人的距离?如何体现科技品牌的人文关怀?如何借助表达实现科技价值与人文情怀的双重传递?

Canva可画给出了一份范例。

创意上,品牌巧用儿童纯真视角呈现蓬蓬头变卷卷树的隐喻,将视觉设计工具赋能个体表达的核心价值融入温情故事,成功拉近与用户的沟通距离;

情绪上Canva精准共鸣当代人普遍面临的“表达焦虑”与“被看见”的深层渴望,通过传递接纳独特、勇敢表达的治愈力量,成功塑造Canva“不是工具,而是帮手,更是朋友”的温暖形象;

表达上,品牌将硬核技术融于温暖人心的故事,既规避了以往科技广告“技术神化”的倾向,也让科技品牌的人文关怀在本土场景中无限放大。

在狂人看来,这类不着痕迹的AI叙事,将会成为未来科技行业建立品牌认同的主流趋势。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廣告狂人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廣告狂人

廣告狂人

微信公众账号:廣告狂人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