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文案被指恶俗,顺丰校园宣传翻车。。

2周前
收藏 1
2
【摘要】:如题
哈喽,大家好。
最近不是毕业季吗?
每到这个时候,很多校园都开始拉横幅文案催泪了。
但也有不一样的——
顺丰的横幅反而被骂了
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它的文案写得太离谱:
“行李交给顺丰,学妹自己带走”
顺丰想趁着毕业季宣传快递打包的目的,可以理解。
但是后面那句文案,看似抖机灵,实则就太冒犯了。。。
“学妹”是什么随便说带走就带走的物件?不要太恶趣味。
从品牌口中说出,更离谱了。。。
可能这句文案的人还沾沾自喜呢,却没想到被网友狠狠上了一课。
这句文案不但为品牌惹出了负面舆情:
还被投诉到连夜拆除:
而且据说这是员工自己拉的横幅,但属实是给品牌抹了黑。
怎么说呢?
这句话就让人联想到街边那种恶趣味销售文案。
比如,促销就促销,把“老板娘”当物件调戏——
“除了老板不卖,老板娘也8块”
一个教育培训机构把“女儿”当做玩物一样举例:
“如果你不努力,你的女儿可能被同龄人着;你努力,你抱着同龄人的女儿。”
这是什么流氓的宣传?三观都不正,何谈教育?
还有街边卖水果的文案,自以为很有趣,实则让人看了眼前一黑:
“比老婆还熟,比情人还甜,比小三还有味,生了给我抱回来”
咱就是说,不是所有意象都适合拿来做对比的。
上次看到的神文案明明是这款:
与老奶奶产生强烈故事感的“甜过初恋”
两相对比,这句清新多了。
只能说,抖机灵玩梗的醒醒吧。别拿低俗当有趣。
在当代性别平等意识日益强化的背景下,物化女性早已经不是流量密码了。
反而会把品牌推向舆论的深渊。
☉
话又说回来,其实不玩恶趣味梗,品牌们也是可以写出好的毕业季文案的。
比如,
恋恋不舍的离别情绪:
同样是顺丰,网友po出的另一则文案:
“不舍藏在心中,行李交给顺丰”
抑或是网友改编的——
和四年青春告别的视角:
“行李交给顺丰,青春自己带走”
任意一款都比“学妹自己带走”强了不止一点。
还比如——
朴素但温馨的实用提示:
菜鸟驿站:“到了新的城市记得改收货地址,帮保管快递的不是我啦!”
虽然很朴实,但反而像个叮嘱的老朋友一样真诚和窝心。
比较有创意的还有淘宝——
在细节和场景中找共鸣:
去年的淘宝毕业季营销,把文案写在胶带上。
抓住了毕业打包行李的场景和大学生活的种种细节,一语双关,将“胶带”谐音成了‘送给青春的“交代”’。
以生活中的小物品的口吻,向每一位毕业生送去了温馨的祝福。
将好好打包,变成好好告别。
·篮球 祝你:打完这最后一场球,只是转场,不会散场
·用了四年的暖水壶 祝你:那些热情和热爱,也要保温啊
·运动耳机 祝你:未来的每一步,都能按自己的节奏去跑
·翻烂了的漫画书 祝你:青春和你喜欢的漫画,都不会完结
·饭盒 祝你:爱了四年的味道,能放在回忆里打包带走
运动鞋 祝你:不用再跑八百米,但身体素质永远一百分
说实话,这还真的挺适合快递行业的。
肯德基则是从美食的视角,给到了走向社会心存忐忑的毕业生一剂心态按摩。
安抚毕业焦虑:
·没躺赢过,幸好,也没躺平过。
·毕业快乐,但快乐不毕业。
·都在聊内卷的时候,来一份老北京鸡肉卷吧。
☉
总之,毕业季营销的本质,其实就是陪伴年轻人完成一次重要的人生过渡。
文案需要寻求情感共鸣,而非低俗噱头。
尤其在当下时代和环境里——
一方面要避免敏感雷区,比如拒绝物化女性、低俗玩笑;
同时还要拒绝刻板印象,不渲染“社会毒打”“内卷焦虑”,侧重积极鼓励。
只能说,好的文案其实不需要哗众取宠,而是要用真诚的洞察,为青春记忆写下一处温柔注脚。
与其冒险玩梗被骂,不如把祝福藏在细节里,或者做个贴心提醒的“老朋友”。
毕竟,能打动人的从来不是轻浮的玩笑,而是那些真正“懂你”的瞬间。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广告文案圈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2
-已有2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