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下一站,就在品牌门店

廣告狂人 廣告狂人

1周前

收藏 收藏 0

点赞 0

【摘要】:如题

2024年营收增长37.5%,老板却并不高兴。

以上来自某上市公司cmo的吐槽。不过老板不开心却情有可原,因为2024年的营销费高达8.7亿,同比增长112%,也就是说销量的增长是用double营销费用换来的。

其实能换来销量,已然是不错的结果。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营销费用与销量的倒挂才是常态,流量成本已成为企业经营的主要负担。抖音某头部女装品牌闭店,创始人表示,流量成本翻了10倍,利润被严重挤压。

* 让老板心酸的ROI

这几年,品牌营销预算要么成为企业高成本负担,要么就被老板削减得越来越少,为啥,“高投入、低留存、弱转化”就是营销人推不翻的问题铁证。这意味着,在数字化营销进入竞争新周期,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流量困境问题。

 困境一 

不投广告没流量,投了广告不赚钱

权威资料显示,这几年电商平台的平均获客成本已高达500元/人-2000/人元以上。线上流量成本激增的原因包括平台垄断,品牌通过竞价广告争夺曝光。预算都被平台收割,用于自身营销所剩无多,ROI持续走低。

 困境二 

用户注意力分散,流量来了留不住

在线上平台,每个用户日均接触的广告超5000条,注意力在一条广告上停留不足8秒,且同质化内容导致品牌难以突围影响用户心智。超60%的用户在平台因“促销”而非“品牌偏好与粘性”下单。

* 甚至用户想关掉手机里满屏广告

 困境三 

数据虚假繁荣,转化率持续走低

尽管GMV和UV等表面数据可能增长,但“刷量”与低质流量泛滥,实际效果堪忧,品牌更陷入“自嗨式营销”,喧嚣之后,无共鸣无转化,导致决策链路断裂。

在此流量困境背景下,品牌营销如何走下去?

品牌实体门店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线。

只是这一次,它脱胎换骨,改头换面,并且重塑了流量转化逻辑!

早在传统零售时代,实体店的核心功能只是“交易终端”;而在社交媒体营销流行的时代,它却已经逐渐进化为“品牌价值放大器、内容发生场、城市流量杠杆”三位一体的超级触点。

通过“品牌IP场景化+OMO流量全域化”,构建比线上更高效的转化引擎。

品牌营销转战线下门店,成为破局关键。

 

 

 Gentle Monster 

门店变景点,流量爆炸上升300%

虽然门店装置成本上升了30%,但Gentle Monster这笔账算下来依然是划算的,毕竟全花在妆点自己,而不用再讨好任何第三方平台。

花费大量财力建设线下门店场景,靠融合艺术哲学科学的策展,把眼镜店变成美术馆,变成景点,剧场,用新的美学重构人们对品牌的认知过程,打造社交货币,一年客流翻3倍,年赚10亿。门店投入让硬成本上升30%,但流量爆炸上升300%。用户为品牌创造的体验壁垒买单(新鲜感,未来感,科幻感,艺术感,时尚感),决策链路缩短,从注意吸引直达感动购买,最终转化率达18%(传统门店平均转化率8%-10%)。

门店成为Gentle Monster品效合一的广告牌,所有营销投入,成功转化为强大的品牌溢价,高效的品牌认知,话题传播,驱动门店客流,还有体验式营销带来的深度心智链接,带动销售。

* 由明星和用户引发Gentle Monster社交媒体热度

 观夏 

空间叙事 构建私域护城河

当大多数品牌还在线上平台经历残酷的内容突围,观夏果断从一开始,就选择通过线上线下的品牌独特内容,建立私域护城河。用户一旦从入口走入其中,就会逐渐变为品牌的粉丝,用户粘性,社交传播,复购,也都顺势而为。而品牌实体门店,承载的就是品牌私域的线下入口。

当用户走进观夏门店,注意力完全聚焦在品牌预先设计好的空间内容叙事逻辑,每走一步,品牌认知在與人的交互中变得深刻,用户经历“探索—发现—共鸣—转化—传播”的营销旅程。基于这样的内容营销设计,观夏门店的客均停留时长达到28分钟(远超零售业平均8分钟),社交传播点激发的UGC在小红书相关笔记超10万篇,形成长期内容资产。超强粘性的私域流量,为其赢得逆势增长,会员复购率达45%,客单价超行业均值3倍。高净值用户占比达60%。

观夏的品牌实体门店通过“空间叙事升级+深度体验设计+商圈内容共创”的立体化差异化运营,以文化深度对抗流量焦虑,以場景化内容替代功能宣传,以私域粘性掌握渠道话语权,当仁不让,品牌在门店加持下成为一城之王。 

 

 东边野兽 

品牌媒体 重塑用户决策逻辑

在国货美妆内卷严重的当下,东边野兽却在有节奏有布局地蔓延它的品牌营销策略,实现月销千万。它是怎么做到的?

不找网红KOL,不投流,东边野兽无比自信,通过构建自有内容营销矩阵,出版物、策展、会客厅、社群等多元方式,自上而下,打造基于自身立场的实验性媒体平台,与用户共建审美共同体,以线下体验,沉浸式交互传播品牌理念,构建与用户深度且有粘性的链接,邀请共创,形成圈层传播裂变。

并且,所有这些营销活动形成相互引流的生态系统,贯穿消费者决策链路,从线上内容蓄水到线下体验转化到私域复购,形成流量逻辑与品牌商业价值转化的融合。顾客在现场停留时间从行业平均的8分钟提升至25分钟,转化率提高40%。持续的内容输出保持品牌热度稳定上升。

东边野兽的成功突围令人思考,当产品趋于同质,竞争的焦点已经在于如何操控消费者的决策逻辑。

* 东边野兽策展式零售

从媒介触点到生态流量裂变革命

四维战略重塑品牌实体店

Gentle Monster,观夏,东边野兽的成功,向我們揭示了品牌营销驱动的增長在綫下实体門店的新一轮变革:将品牌价值、IP热度、场景体验与全域内容传播系统深度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实体门店经历了四个维度的战略重塑,最终完成从单一“媒介触点”到“生态级流量裂变”的革命。

 战略一   立体化传播

将实体店打造成“社交传播基站

传统门店的传播是单向的(如橱窗广告)的静态销售,而新一代品牌将门店转化为“社交传播基站”,通过多触点引爆、多媒介发酵、多角色联动,形成社交裂变式品牌传播的动态网络。

位于上海安福路的三顿半咖啡门店,以立体传播模式激发原地飞行,口碑声量提升自然流量增长。用户从“被动接收信息”到“主动传播”,获客成本降低50%+。

* 立体化传播激发三顿半门店原地飞行

 战略二   内容化运营

从“货架陈列”到“心智渗透”的品效引擎

传统门店依赖货架陈列,而新一代品牌門店通过“沉浸式内容体验”,将品牌价值植入用户心智,缩短从认知到忠诚的决策链条。

宜家是这种方法论的集大成者,内容即钩子,极致生活情景代入,沉浸式动线与体验流畅,让用戶消费旅程贯穿认知层,兴趣层,转化层,忠誠层,迅速实现品效銷與复购。

* 宜家场景情景代入式营销

 战略三   会员制生态

私域流量池的“高粘性养成计划”

私域的本质是关系密度,而不是流量囤积。新一代品牌門店通过会员体系构建“高粘性用户生态”,实现持续复购和社交裂变。

完美日记就是执行典范。通過会员体系设计,精细分层运营,将“泛用户”升级为“超级用户”,实现高价值用戶共創共贏,潛力用戶的支持,深化关系建立粉絲群,驱动忠实客户拉新,利益共享形成更紧密关系。

* 运营3000万会员系统的完美日记

 战略四   商业杠杆

品牌价值复利与资本路径

喜茶是通过门店战略,成功撬动品牌价值复利与资本路径的代表。

通过社交传播,文化赋能、会员深度运营,将门店转化为品牌资产的“复利引擎”,最终形成直接收益,品牌溢价的间接收益,渠道赋能,数据资产沉淀,生态协同,讓品牌价值与商业价高速增长,在数年间完成多轮融资,获得资本青睐。

* 喜茶门店数量与融资盘点

用立体传播抢夺注意力,创造高能社交口碑,用数字化内容运营占领心智,制定消费决策链路,用会员生态绑定终身价值,与用户共创共赢,形成品牌利益共同体。当实体店从“交易终点”进化为“IP化流量磁场”,品牌便能以一座店,激活一座城,真正实现“品效销三域共振”。实体店便不再是成本中心,而是品牌价值傳播撬动城市全域流量,实現商业回报的“超级杠杆”。

从流量洼地到品牌场景高地,一家品牌实体店得以撬动一座城的流量。流量争夺的后半场,属于“品牌实体空间的内容叙事者”。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廣告狂人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廣告狂人

廣告狂人

微信公众账号:廣告狂人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