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点评:附近的回归,从必吃的小店开始

阑夕 阑夕

1年前

收藏 收藏 0

点赞 0

【摘要】:生活的确还有诗和远方,但眼前的美食,也同样值得关注。

 

6月22日,大众点评在57座城市发布了2022年的「必吃榜」。

 

今年是这份榜单走过的第六个年头,自2017年发榜以来,全国已经有5000余商家上榜,总计服务人次超过6亿。

 

不同于其他榜单,「必吃榜」是一个完全不掺杂商家意志,而是基于消费者的真实评价数据所得的榜单,用大众点评自己的话来总结,就是「消费者真觉得好吃」。

 

既是大众之选,则造就了「必吃榜」足够鲜明的特点:在2022年的必吃榜单中,人均百元以下的上榜餐厅占比超过六成,其中「小吃快餐」的类别毫无悬念地成为了上榜数量TOP1。

 

 

换句话说,在这个美食类别多如繁星的国度,多数消费者对于「必吃」的理解和选择并非是那些高品质或网红餐厅,而是如毛细血管般存在于城市中各个角落的小店。

 

2022年,大众点评的必吃榜单在中国新增了9个城市,而在这9城中上榜的餐厅,小店比例高达91%。

 

或许是意料之外,但一定在情理之中,「必吃榜」如今不仅承担着为消费者提供一份强参考性榜单的职责,更重要的是,对于商户而言公平的选拔制度,让此前从未接触过线上业务的小店,拥有了另一种能为人熟知的途径。

 

像是外卖平台在发展自己的主线业务之余,也间接为数千万骑手提供了就业机会一样,「必吃榜」无形中对城市里这些微小餐厅的助力也开始衍生出了与前者高度相似的社会价值。

 

就如经历了数月停摆,在不久前才宣布陆续恢复堂食的上海餐饮业,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餐厅如何为消费者营造出疫情前一如既往的「烟火气」成为了主要问题,而这些则恰好是高品质与网红餐厅难以给予的,它们或许是人们在某个节日或纪念日的首选,但最为本真的烟火气,却始终都藏匿在包子铺蒸屉冒出的热气,以及烧烤摊发出「滋滋」声的市井中。

 

平时并不起眼的日常和习惯,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能意识到它究竟是如何不可或缺,正是因为这一点,小店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烟火气与勃勃生机,在这个疫情反复的时代背景里才显得弥足珍贵。

 

在大众点评的2022「必吃榜」中,上海共有141家餐厅入选,数量位居全国之首,其中更有接近半数的小店上榜,就在必吃榜入围名单发布两周后,上海小店的收藏量环比上涨83%。

 

毫无疑问,「必吃榜」在上海餐饮复苏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相当有价值的角色,尤其是对于除了口口相传外几近没有任何其他曝光途径的小店而言,「必吃榜」更是直接架起了用户通往「宝藏餐厅」之间的桥梁。

 

即便处在疫情的背景里,美食领域的生态仍然在不断地日趋完善,一方面,短视频探店风潮的出现,让各类餐厅能够以更为具象化的形式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另一方面,疫情进一步拔高了外卖板块在餐饮业中的地位,从西餐到日料,商家们正在不断摸索着如何在尽量不损失食物风味的前提下,将以往只限堂食的菜品送予消费者手中。

 

但对于本身利润单薄依靠走量的街头小店来说,无论怎么在上述两者中做出选择,其成本都是难以接受的。

 

大众点评用不掺杂任何商业化的「必吃榜」来助力微小实体餐饮店的叙事,在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做法是在与移动互联网时代整体的基调「相悖而行」,从探店到外卖,当餐饮行业所有产品都在绞尽脑汁地发展线上业务时,大众点评却仍然愿意保持自己聚焦实体餐饮的产品理念,搭建一个能够让消费者认识更多微小商户,寻找日常美食的榜单。

 

更重要的是,对于这些微小商户而言,他们无需再以极高的成本去迎合线上趋势,而是多了一个专注于自家店铺的每一道菜肴风味的选择。

 

扎根实体,让线上流量最终成为走向无数小店的八方门客,整个美食行业,独此产品一家。

 

这一点当然与大众点评过往的经历是密切相关的,大众点评在美食领域有着足够的经验与沉淀,以今年榜单为例,是从1400万餐饮商户上亿条用户评价中筛选。

 

当然,在中国这个对吃如此讲究,拥有全球最为复杂的美食历史和系统的国家里,任何故事都没办法讲得这么简单。

 

中国美食近年来呈现着这样的趋势:总体躯干不变,但躯干中所延伸出来的分支,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一再细化。

 

从早期「川鲁淮粤、闽浙湘徽」八大菜系,到如今几乎每个省份甚至城市都拥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比如源自广西柳州的特色小吃螺蛳粉,在经历了移动互联网的推波助澜后,已一跃成为国内年轻人最为偏爱的小吃。

 

 

于是螺蛳粉成为了足以让电商狂欢的半成品美食,在电商平台上搜索「螺蛳粉」关键词,其销量前10名几乎都有百万以上的评价数据。

 

时代的变迁,让消费者足不出户便能品尝到源自千里之外的美食,而这一现象的反面,则是人们生活中的「附近感」正在日渐流失。

 

人类学家项飙曾在「十三邀」中提到过当代年轻人生活中「附近的消失」,它指的是当年轻人拥有了更高的生活追求后,便不愿意再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

 

换句话说,年轻人或许对大洋彼岸西方世界每天所发生的大事如数家珍,但却不曾到过自己每天点外卖的商家看一看。

 

而餐饮或许是这种「附近感」流失后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人人都爱螺蛳粉,但真正到了柳州却无从下手,同样,在异乡打拼的年轻人,也不清楚自己住所周边究竟有哪些被当地人多年来引以为傲的美食。

 

「附近的消失」便是「文化的消失」,大玩概念的网红店铺如雨后春笋,小巷飘香的正宗美食却无人问津,消费者当然需要一个获取信息的渠道,来真正品尝一番蕴含着城市历史味道的美食。

 

 

这便是「必吃榜」难以被取代的第二个价值,它不仅让当代身处异乡的年轻人能够在身边的附近里寻找归属感,同时也极大程度上增强了消费者对于周边真实世界的感知。

 

从这一点来看,「必吃榜」是一个典型的大众点评产物,至少在美食领域里,从未曾有第二个平台像大众点评这样,愿意让附近实体站上舞台成为主角,无论是9元的街头三明治,还是人均不到百元的私房菜小馆,只要菜品风味足够优质,它们都能成为整个城市饮食文化里不可或缺的部分。

 

生活的确还有诗和远方,但眼前的美食,也同样值得关注。

 

至此,基于大众点评产品理念的「必吃榜」,如今不仅体现出了它作为榜单的参考性,还为微小实体商家提供了一个竞选制度最为朴素的平台,同时,它还在日渐凸显着与前两者相得益彰的社会价值。

 

更重要的是,在元宇宙概念火爆,人人都向往虚拟乌托邦世界的时代背景里,大众点评和它的「必吃榜」,仍然在坚持着提醒人们适当「脱虚入实」的意义。

 

当然,虚和实从来都不是一个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大众点评的理念或许也并不会因此而动摇。

 

但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消费者需要一个大众点评这样,在眼下与美食领域最为贴切的产品。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阑夕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阑夕

阑夕

微信公众账号:阑夕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