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给今麦郎市场部送KPI

1月前
收藏 1
0
【摘要】:如题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去年,娃哈哈和农夫山泉两者之间的舆论战,以娃哈哈获得泼天流量,农夫山泉受压下昏招频出落下帷幕,今年5月,娃哈哈又卷入了和同行的口水仗中,只不过不同的是,娃哈哈似乎成了昔日被“口诛笔伐”的那个品牌,而拿起娃哈哈剧本的,是今麦郎。
事情来龙去脉也很简单,有人在网上爆料娃哈哈纯净水的使用了今麦郎作为代工厂。
由于和之前大众对娃哈哈的品牌形象认识不相符,事件迅速发酵,越来越多的人晒出自己买到的今麦郎代工水。
察觉到风头不对,娃哈哈官方打出了自己的昏招。
在自己声明中,娃哈哈承认与今麦郎存在委托代工关系,但指出在代工期间,自查发现个别批次纯净水产品未通过出厂抽样检测,自2025年4月起,娃哈哈已终止与相关代工方的合作。
今麦郎这边,董事长范现国回应:“在2024年销售旺季、自身产能紧张的情况下,今麦郎仍优先支持娃哈哈。从去年5月份洽谈合作到今年5月,今麦郎共为娃哈哈代工生产了5000多万箱,相当于12亿瓶的纯净水”。
尽管双方都闭口不谈所谓的“抽检未合格”,但在舆论上,娃哈哈成了“背刺”代工厂,又自断一臂的品牌,而今麦郎,则成为了任劳任怨的代工老黄牛,利润微薄,勉强糊口。
更多的用户也开始了解到今麦郎低价的“蓝标”品牌包装水,并将其拿来与售价更高的娃哈哈纯净水做对比,原本市场声量很小的今麦郎,一下子就站在了聚光灯下,成为了新的良心企业。
而今麦郎市场部,也迎来了这送上门的KPI,这是一次难得的战略机遇——一次从“代工者”向“国民品牌挑战者”身份跃迁的绝佳契机。
“代工之争”往往会引发消费者对“品牌溢价”与“产品实际价值”的思考,这为今麦郎自有品牌产品提供了绝佳的切入点。
今麦郎可以巧妙地暗示消费者,今麦郎自有品牌产品,在拥有与某些大牌相似甚至同源的品质基础上,今麦郎能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价格。
这不是简单的“低价”,而是基于强大制造能力带来的“质价比”。
已有的产品“蓝标”,就可以侧面打出“代工同源”,强调产品线与代工产品在工艺、原料上有相似之处,可以考虑进行重点推广,让消费者感知到“花更少的钱,买到接近甚至超越的品质”。
而在乎“源头工厂”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消费者,会更加在意产品方面的硬实力,可以以借鉴美妆护肤品行业的“成分党”沟通方式,清晰列出产品的原料、制作工艺等特点,并与市场产品对比。
*今麦郎现有产品
事实上,今麦郎很重要的一块业务就是代工,截至2022年12月,今麦郎的代工合作品牌已经有30多个,包括三得利、蜜雪冰城、正新集团、永辉超市、盒马、乐百氏、物美、媛福达、苏果等。
讲好代工的故事,能够将其作为今麦郎自身“品质硬核”的佐证,也能强调“能为顶尖品牌代工,更能为自家品牌负责”。
“代工风波”为今麦郎提供了一个被大众重新审视的机会。
如果今麦郎市场部能敏锐捕捉“平替”浪潮下消费者心智的转变,以坦诚的姿态、过硬的产品和智慧的传播,将“高质价比”深深植入消费者心中,今麦郎完全有能力将这次潜在的危机,转化为品牌形象的一次重要跃升,从一个强大的“制造商”真正进化为一个深受消费者信赖和喜爱的“价值品牌”。
这不仅是市场营销的策略,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阳谋。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4A广告门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