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菇商业观察 | 逛了深圳多家商场后发现:無印良品没那么火?及几点思考!

冬菇先生 冬菇先生

1月前

收藏 收藏 0

点赞 0

【摘要】:任何行业任何大消费行业的品牌,至少在当下的经济发展状态下,绝不能高高在上,孤芳自赏。要么提供极大地情绪价值、极致的服务体验或极高的性价比,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否则在一众竞争中只会被甩开,除非你能做到在某个方面市场的唯一唯二性。

空的时候,有时会漫无目的的逛逛商场,看看消费的整体情况以及品牌门店运营情况。就深圳而言,从营收及人流量来看,做的比较好的商场有华润万象系、鸿荣源壹方系、卓越集团卓越系,当然还有当打的cocopark、印力中心、深业上城等。

万象系:深圳万象城-重奢品牌,品牌最全,常年霸榜深圳商场销售额榜首;深圳湾万象城-重奢品牌,但聚焦时尚生活潮流;万象天地-主打轻奢和潮流品牌,聚焦潮流购物与艺术社交空间;万象前海-紧跟深圳前海规划,商圈目前还没完全成熟,定位生活美学综合体,强调购物与艺术文化的融合。

壹方系:做到深圳TOP的主要有宝安壹方城和龙华壹方天地,这两个项目依托鸿荣源地产开发,商住一体化,楼栋多,人口密度大,这边居住密度大,且壹方天地从A-E区,多功能分区购物,同样在前海也布局了壹方汇。

卓越系:其体系内做的比较好的应该是卓越OneAvenve卓越中心和卓悦汇,卓越中心同样很大,有东西南北区,集商业、文化、艺术、娱乐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商业时尚新中心;卓悦汇从体量和功能上小很多,主要集购物、美食、娱乐于一体,但位置还行,地处梅林住宅区,承接北站以南购物人流;同样前海布了前海壹号。

当然头部中还有老牌的cocopark和印力中心,cocopark虽然老牌,但依然能做到人气不减,可以感觉的出来主要定位年轻人的吃喝玩乐,户外中庭经常举办快闪;印力中心购物性不强,但背靠沃尔玛中国区总部,旁边的山姆店带动了极大人流及销售额;深业上城作为新起之秀,做的也还不错,主要是融入了艺术气息,文化艺术氛围浓厚,联通莲花山,放大了购物休闲性。

今天来说说商场里的品牌——無印良品(MUJI),为什么讲这个品牌呢?因为看到它们门店玻璃窗上悬挂着代言人金城武的物料,感觉还蛮匹配的。只不过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不太知道此人,作为明星,金城武可以有戏出来拍下,没戏消失的无影无踪,年过半百,全无油腻之感,无娱乐的喧嚣,整个生活态度确实与無印良品的极简设计、性冷淡风、克制感相匹配。

去过几家無印良品店,目之所及人流依稀可见。可能与大环境有关,当然也与無印良品自身的定位及外界市场因素有关。

大环境从全球来看,好像都很难办,不打仗的难,打仗(含贸易战)的更难,从汽车补贴、家电补贴、装修补贴等一系列的刺激措施及实际结果来看,整体消费是不容乐观的,消费力还没有完全释放。有时候你会想,社会的财富到底流向了哪?

房地产黑洞,国内家庭50%以上的财富被房贷锁死,银行流向地产的贷款成了坏账;资本市场的游戏,总的来说,股市的钱都流向了大庄家、大机构,散户一夜暴富大部分都成了韭菜;债务资金体制内循环,左手倒右手,又回到了银行金融系统,并未流入实体经济;财富向头部聚集,经济不好,你会看到富豪榜的人数在增加,身价在增长;当然还有吃拿卡要的贪污受贿,以及流向海外的非法巨额财富。

当然消费没能得到释放的原因,就是面对大环境的不确定性,收入没能增长,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自然也不敢进行非必要消费,储蓄为王才能对抗风险。

所以大环境不好,同一款产品無印良品国内的价格比日本的价格25%-45%,谁会去买账,现在的消费者又不傻。

过去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人们消费起来自然没有什么顾忌。人们从“买买买”到“买好用好”,無印良品也随之摇身一变,从日本的大众平价品牌变身精致小中产的精致路线,凭借自身的不喧哗、不浮夸的生活美学设计和实用细节,及性冷淡风的克制,让其获得了极高的品牌溢价,抓住了中国发展的时代红利。

無印良品(MUJI)诞生于1980年日本,主推服装、生活杂货、食品等各类优质商品。無印良品是指“没有名字的优良商品”,始终坚持原材料的选择、工序的改善、包装的简化三个基本原则。

这个时期可以说是日本经济由盛转停的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快速跃居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积累了大量财富;直到90年代,日本经济通胀,股市崩盘,房价下跌,也就是国内经济学家或自媒体端常称的日本经济消失/停滞的30年。

在中国成为奢侈品最大的海外市场前,日本曾是最大的消费市场,而此时的日本伴随着老龄化,也进入了所谓的“低欲望消费时代”。人们开始不再为奢侈品高溢价买单,开始厌倦眼花缭乱、五花八门的噱头与元素,开始追求舒适简约的设计风格,無印良品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并快速成长起来,以无品牌的优质及性价比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市场。

直到2005年,無印良品在上海开出中国大陆首家门店,正式进入内地市场。伴随着电商蓬勃发展的消费时代及消费升级,2012年-2019年,無印良品迎来了快速扩张,几乎以每年新开30至50家店的速度迅速布局各大城市,2019年底内地门店增至256家,占全球门店一半以上,其日式极简生活美学也逐渐被国内消费者熟知并接受。

从2014年开始,首次下调部分产品的售价,到2022年前后降价11次以此来吸引或留住消费者,但依然没能阻止大陆门店的增长疲软甚至销售下滑,随后又有些小增长,2024财报显示(截至当年8月),大陆门店营收1182亿日元,占全球营收约18%,大陆市场净增门店47家,达到约408家(全球门店900+家),约占总店数67%,可以说大陆市场举足轻重。

看得出来,無印良品面对市场的变化也在积极调整。

产品端上本土化开发,积极拥抱国内市场需求,融合中国限定元素,开发契合产品。如开发一些符合国人的坚果食品、零食;符合国人东方审美的布艺织品;融合传统材质与工艺,如竹编、汉麻、真丝等。同时不断拓宽品类,包括家居日用、厨具、服饰鞋包、美妆护肤、办公学习用品、零食、宠物用品等,全方位售卖“舒适生活”的理念。

此外,据相关报道,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计划计划从今夏开始,在中国开设“無印良品500”低价小店铺。号称2元店的無印良品500早在2022年日本三鹰市开出了全球首店,182平米的小空间里,3000+种商品70%以上在500日元(约RMB25元)以内,种类涵盖了日常的“衣食住行”,以售卖日化用品、文具、零食等日用品和消耗品为主。其商业本质一方面是以低价拓宽消费人群,另一方面日常用品提升消费频次,让消费者从每月光顾無印良品变成每周光顾。


从無印良品的定位风格及所受产品来看,直接竞争对手有名创优品MINISO、诺米NOME等品牌,细分服饰类别的竞争者有优衣库、ZARA、H&M、UR等快时尚服饰品牌。就名创优品而言,2024年营收170亿,全球门店7780家,在营收及门店数量上远超無印良品。

名创优品从街边2元店发展成集团化上市公司,除了资本运作外,有着强大的供应链效率。只凭单纯的极简设计及品牌效应,無印良品根本对抗不了国内强大的供应链效能所带来的品牌竞争。

因此無印良品也在不断优化SPA模式(即产品策划、生产、销售一体化),开始强化强化本地生产管理,精细化商品开发,控制SPA供应体系。其实这种模式在零售行业普遍使用,均需要对市场实现快速反应。其核心在于有效地将消费者与供应商联系起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首要目标,减少各种中间环节,通过革新供货方法和供应链流程,缩短周期,提升市场化供应链效率及效应。

最后就剩下渠道了。面对线上线下全渠道零售大势,节奏落后的無印良品也在开始发力。任何门店单纯的依赖商场门店及客流变得单一且发力,营销宣传上都会提到“数字化融合”。本就节奏落后的無印良品开始发力线上,打通线上电商,拓展即时零售,现在你在美团上也能看到即时配送零售业务。同样拥抱线上,纵观全行业来说,通常就是扫码下单、线下自提、门店导航、优惠券领取、积分会员体系、次日达,载体从公众号、朋友圈、社群、抖音、小红书、微博、小程序等全矩阵。

所以任何行业任何大消费行业的品牌,至少在当下的经济发展状态下,绝不能高高在上,孤芳自赏。要么提供极大地情绪价值、极致的服务体验或极高的性价比,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否则在一众竞争中只会被甩开,除非你能做到在某个方面市场的唯一唯二性。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冬菇先生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