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商标争议反转,公关力挽狂澜!

1周前
收藏 1
1
【摘要】:如题
最近,关于白象“多半”商标事件的讨论沸沸扬扬,
屡上热搜。
事件刚被曝出时,大众舆论不乏失望、控诉之声。
但经过白象的一系列公关举措后,
舆论风向得到大幅扭转,重新收获不少人的支持。
在这起商标注册争议事件中,
白象是如何力挽狂澜,稳住大众风评不翻车的?
圈主仔细梳理事件之后发现,
白象公关功不可没!
▼
▌白象“多半”商标争议爆发
带大家回顾一下事件起因:
6月初,
有消费者发现白象产品包装上的“多半”字样是注册商标,而并非对产品分量的描述。
白象售卖的红烧牛肉面常规款面饼是85克。
红烧牛肉面口味的多半袋面,新包装面饼120克,老包装面饼110克。
与常规款对比增加量分别为35克、25克,均未达到多一半的标准。
消费者正常理解的“多半袋面”是分量比普通款多一半,但实际上“多半”只是商标名称,因此质疑白象涉及“虚假宣传”。
6月4日,事件被多家媒体报道并登上热搜,引发大众热议。
▌白象首次回应
首次通过客服人员回应媒体,不算正式公关回应,内容无功无过,胜在速度较快。
▌白象官方正式回应
6月4日晚,
白象食品官方发布声明,首次正式回应。
这份声明中有3个重点:
◆“多半”产品是基于原70克面饼基础上推出的110-120克面饼产品;“多一半”是基于原60克面饼推出的100克面饼产品。
◆“多半”商标申请注册的初心是为了与常规款产品做区分,便于消费者选购,因此造成误解深表歉意。
◆ 承诺后续将尽快调整“多半”产品包装。
由此我们也能看到白象在危机公关上的“模范生”表现:
真诚沟通原则:
先向消费者明确解释了产品规格的变化和区别,并说明商标注册的最初目的并非有意造成误解。
承担责任原则:
对“多半”商标给消费者造成的误解真诚道歉,并承诺后续整改。
速度第一原则:
在事件舆论爆发的当晚便迅速发声,及时传递品牌有效信息,防止舆论进一步发酵。
此次声明也得到了部分消费者的理解;
同时仍有部分消费者觉得,
不该通过注册商标“玩文字游戏”,破坏了品牌价值。
▌白象再次回应及整改
6月6日,
时隔2天,白象再次回应,
发布《致广大消费者、网友和各界朋友的一封信》。
这封信中只有一个重点:
◆ 白象公布的整改方案,
将原“多半”系列更名为“面饼120克”、原“多一半”系列更名为“面饼110克”。
可以看出,白象此次包装整改方案,旨在从根源切断争议。
停用争议商标“多半”“多一半”,改为明确标注克重(如“面饼120克”),彻底消除误导空间。
同时明确了执行时间,承诺月内完成旧包装停产,确保整改方案有效落地执行。
在2天内火速提出整改方案并执行,展现了白象积极承担责任、听从消费者意见并改正的形象。
从而获得了更多消费者的谅解,舆论风向彻底扭转,“白象听劝”等正向话题登上热搜。
后续,白象过往的正面事件也再次引发网友讨论。
例如聘用残疾人员工、积极参与救灾捐助等公益事业等,进一步唤起大众对白象的品牌好感度。
回顾白象此次公关过程,
圈主觉得,真诚是最好的必杀技。
白象能够成功挽回大众信任的核心在于:
在公关过程中始终以修复消费者信任为唯一目标。
通过快速响应、真诚沟通、彻底整改的三重策略,围绕消费者诉求展开行动,将一场危及品牌长期形象的公关事件,转化为“知错就改”的品牌“听劝”案例。
同时,致歉信中的“始终以消费者为本”也佐证了这一点;积极承担责任、展开整改行动也呼应了白象“友好、负责任、实实在在”的价值观,与其有责任、有担当的公益品牌形象保持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
圈主在电商平台发现的白象常规款与“多半”款方便面,两者五包装的价格差距仅为2.57元,在加量的同时并未过多加价,称得上是良心价格。
难怪有网友说白象和雪王坐一桌呢。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4A广告圈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1
-已有1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