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蹭索尼,vivo市场部开窍了

4A广告门 4A广告门

2周前

收藏 收藏 0

点赞 0

【摘要】:@vivo市场部_恩师雷军

vivo市场部的胆子变大了,已经可以和友商小米坐一桌了。

在昨晚的发布会上,vivo将自己的新旗舰机型 VIVO X200 Ultra对比了索尼的C幅相机经典机型A6700。

是的,vivo这次对标的对象,不是友商A或者友商B,而是直接对标了专业相机。

以往各家的影像旗舰手机,虽然都会在传播中或暗示或明示地向消费者传达,自己拍出来的效果“比肩或超越”专业相机,但直接拉出来进行参数对比,vivo应该是第一次。

*友商们比较喜欢用“单反级”

就实际情况来说,是有一些“不公平”,专业相机和手机的构造完全不同,vivo的对比项目的设置又完全偏向自家手机。

甚至在镜头方面,只给索尼这边放了一个“E卡口”镜头的描述。

或许最能说服大家的,就是屏幕分辨率的对比了。

除了这种“参数对比”之外,vivo还进行了很多色准方面的对比,也挺让人一言难尽的。

这样强行对比自然引发了众多的争议,许多熟悉摄影的人几乎都在为A6700鸣不平。

看着一众的嘲讽,你可能会觉得vivo新机的宣发捅了个大篓子,硬给自己品牌招黑。

但实际上,vivo赢了,还有点赢麻了的感觉。

近两年时间,和手机品牌们每年出的中端机型、高端次旗舰相比,影像旗舰的宣发是最难的。

价格上是品牌最贵的一档,硬件上每个品牌堆料都拉满了,甚至外观长相大家都大差不差了,唯一能讲出故事的,就是影像了。

而影像的故事,大家也都十分趋同:AI加持、和相机品牌联名、大底长焦等等,每家也都在做,在营销端似乎处处都是抓手,但每处抓手似乎都抓不牢消费者。

vivo选择了弹幕最多、最大胆的打法,将自家影像旗舰的话题度提升了一个量级。

同时,碰瓷A6700,实际上也在受众心目中构建了对比模型,尽管vivo将自己和专业相机比多少有些盲目自信,但大众心目中的锚点就已经确定了这台机器是要和A6700对比的。

小米11Ultra发布会上曾经和索尼的卡片机索尼黑卡M7进行了对比,就涌现了大量相关内容。(索尼:就只盯着我一个牌子薅是吧)

vivo这次造成的争议比小米可大多了,社交媒体上也会有大量的ugc内容,将二者进行比较。

如果赢了,vivo风光无限;输了,大家也会想,vivo本来就是手机,拍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正反手都是赢,vivo赢麻了。

甚至vivo还用谐音梗“偷”了索尼的专利名称,你的无反相机是“微单”,那我的手机就是“V单”。

(微单是索尼注册的专利名称,严格意义上2028年以前无反相机只有索尼的才能叫微单)

vivo的这种对比高明之处,是在能把讨论度拉满的同时,将对自己品牌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不是黑红,更像是“灰红”。

这让我想起了vivo友商、营销之王雷总载入史册的神来一比“比一元硬币还要薄”。

当年,雷总在宣传小米笔记本air的时候,就用了这种对比方法,说到比一元硬币还要薄,大家理所当然的会想到是比硬币躺着的厚度,雷总却打破常规思路,把一元硬币立起来,和小米笔记本比轻薄。

当大家嘲讽所谓的“米氏对比法”的时候,许多人也会顺势想到,现阶段没有笔记本电脑可以真正做到比躺着的一元硬币薄,而且小米笔记本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做得挺薄了。

这种掀起争议,引发用户前来嘲讽,最终又能让用户自洽的营销手法雷总屡试不爽。

现在,这招被vivo学走了。

vivo营销端已经卯足了劲儿,是否能打出效果,现在已经脱离了营销的范畴,希望vivo的产品真不辜负这次营销。

毕竟,发布会上不仅对比了索尼,也得罪了佳能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4A广告门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4A广告门

4A广告门

微信公众账号:4A广告门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