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大师”杜国楹,开始做5块的小罐茶

1月前
收藏 0
0
【摘要】:杜国楹可能懂中国茶,但杜国楹不懂无糖茶。
“小罐茶成立十年没有赚到一分钱”。
2022年,在小罐茶成立十周年时,杜国楹就直言小罐茶的利润不尽如人意,三年后,杜国楹拿出了小罐茶的新品,瓶装茶饮。
和以往的高端茶叶市场不同,小罐茶这次瞄准了平价即饮茶市场,和专做“智商税”的营销风格也不同,杜国楹给小罐茶的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价格”——5元。
这瓶人人都能买得起的瓶装茶,能够让小罐茶赚到钱吗?
01.只卖5块的茶,杜国楹怎么营销?
说实话,门主觉得,做瓶装茶可能有些超出杜总的能力范围了。
历数之前杜总的战绩,就能发现,所有他经手的产品都有两个特点——不便宜、购买者和使用者分离。
背背佳、8848钛合金手机、E人E本、小罐茶,杜总把产品的故事讲好,情绪价值给足,再加上一个不亲民的价格,就能获得不错的成绩。
但是无糖瓶装茶的市场和杜总之前的逻辑完全相反,首先它得平价,其次是购买者即时消费。
捋顺这个,我们再来看杜总对瓶装茶的营销。
先讲包装,从杯型到花纹设计,高定、故宫美学、劳伦斯·许,讲了高端非遗的故事,给消费者高档独特的情绪价值。
再说味道,不是所有无糖茶,都能叫高香无糖茶,讲了怎么做茶香的故事,给消费者味道的预期。
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除了这个产品是5块钱的瓶装茶。
问题出在哪?
02.东方树叶的品类是什么?
相信各位都明白,当小罐茶瓶装茶定价5块时,紧盯着的是哪个竞争对手。
没错,就是东方树叶,杜总也在发布会开场就致敬了农夫山泉东方树叶,但是从他对包装以及味道的诠释上,门主认为杜总还是没弄懂东方树叶的产品和消费人群。
无糖无糖无糖,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杜总在自己的视频中说,之所以采用很复杂的瓶身设计,就是为了和其他“素颜”的极简设计风做出区隔,体现大气的东方审美。
但为什么大家都是“素颜”呢?因为要强调自己是无糖。
简约的外观设计是配合茶饮料本身的,各位有兴趣可以多观察一下,所有无糖类的饮料,它的包装都是要给人一种轻盈感,用包装来告诉购买者,我是无糖,我的成分比较简单健康。
而有糖的饮料,包装都会用更多的元素,都会“重”一点,也就是小罐茶瓶装茶的这种形态,它会给消费者心理暗示:这瓶饮料是有糖的。
为什么要强调无糖,因为东方树叶、三得利这些瓶装茶的卖点就是无糖。
东方树叶怎么火起来的,不是靠包装,不是靠茶香,而是靠难喝。
曾经和红色尖叫一起被评为最难喝饮料的东方树叶,正是因为最近几年无糖茶饮的爆火,才被救赎的。
买东方树叶、三得利的消费者,更多是冲着无糖的健康属性,而不是能比肩冲泡茶的味道。
无糖茶,无糖茶,杜总做了太多年小罐茶了,没转过弯,忽略了无糖,转而专注茶本身。
这对于产品来说,是好事,但对于营销传播来说,尤其是定位在无糖茶饮市场竞争的产品,则是硬伤。(很奇特,杜总开始变成懂产品不懂营销的人了)
03.高端小罐茶,还做不做?
一个品牌,做了十几年的高端礼品定位,一下子下沉到5块的大众消费品区间,这种下沉幅度不亚于罗意威自己出共享单车。
随之带来一个问题,会不会让消费者产生品牌定位的困扰?
买小罐茶送礼的,就是为小罐茶调性买单的,茶叶品质几何不是优先考虑项,重要的是有面子,够排场,送的出去。
而现在,小罐茶又开了一个大众产品线,谁都能买来喝两口,而且宣传的品质也不差,对于小罐茶的高端调性来说,是很大的伤害。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渠道问题。
小罐茶现在共有2105家门店,其中,商场店453家、街边店749家、分销店903家。
没有渠道的小罐茶,在初期,货肯定要铺到这些门店里,这个时候,这些装修高档的门店里,就可能会同时出现:路过口渴买5块钱饮料的人、准备精挑细选买大几百几千小罐茶礼盒的人。
没有概念的,可以想象一下老庙黄金同时卖4块钱圆筒冰淇淋和古法黄金。
就算之后杜总能够通过渠道积累和供应链优势一点点将这两者切割,但融合的太久,真的能切干净吗?
所以说,高端的小罐茶,还做不做,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杜总对高端小罐茶的消费者,需要有一个妥善的安排。
最后的最后,门主依照杜总一贯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风格,斗胆给杜总献上一计:不如直接抛弃曾经的高端消费者,毕竟也越来越少了,索性直接放弃,全部投入到5块的瓶装茶市场。
小罐茶在茶饮方面沉淀了十多年的技术、供应链,这个时候,就要讲一个“小罐茶收割富人多年积累技术,来回馈广大消费者的故事”,就像当年瑞幸割华尔街资本,来补贴中国人咖啡的故事,一下就能获得口碑上的逆转,并喜提良心茶饮企业称号。
不过,杜总千万要注意,就算卖爆了,产能跟不上,也千万不要冒险去找代工厂加工(如果采纳记得付我咨询费)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4A广告门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