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策略,我有话讲

晃总 晃总

3年前

收藏 收藏 5

点赞 5

【摘要】:策略基本分为地产和创业品牌,两种思考维度是完全不同的,方式方法也是大相径庭,所以这些方法论也并不相同。 还是粗浅的谈一些个人的思考模式吧。

晁总,可否请您分享一些策略创作的方法论。

————昵称是假的

昵称是假的:

首先,是晃总,不是晁盖的晁总。

其次,你这个问题看起来太头大,每次我鼓足勇气想要回答一下,但是一般开个头,就会放下笔,离开键盘,因为实在不知从何说起。

比如就我目前的专业基础而言,基本上天天都在做策略,策略也基本分为地产和创业品牌,两种思考维度是完全不同的,方式方法也是大相径庭,所以这些方法论也并不相同。

还是粗浅的谈一些个人的思考模式吧。

 1、

策略是答案。

想要有一个好答案,必须先有一个好问题。

策略是解决问题。

那么,第一点来了,你得知道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所以,我做策略的第一件事是问问题。

问天问地问斜阳,问花前月下,问彩云晚霞。问客户,问市场,问品牌历经阶段,问竞争品牌,问受众身在何处,问天涯何处无芳草,问一日之计为何需要起得那么早。

你会问问题吗?问题不是简单的罗列,问题需要一针见血。问题是需要深入了解所有的资料之后,凝练和总结出的问题。

我的意思是,问题不是简单的问题,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洞察,这个问题是你在众多资料之后的二次提炼,带着这些问题开始第一次的沟通。

总之,提问。

这个就是策略方法的第一步。

这个也是五个W里面的第一个。

WHY。

2、

四字真言,带着问题找答案。

  (1)走。

走到市场中去找答案。如果是线下有店,比如经销商的场地,就走到场地中去,去观察,去沟通,去体验一线的真实感受,找到和你脑海中设定形成的问题与答案。

(2)搜。

如果是线上为主,多搜索客户的评论,以及行业内的文章,尤其是 CEO的访谈,这个代表了其真实的想法,要知道创业品牌本身往往是创始人品牌形象,他代表了决策点。

移动互联网的便捷之处就是你可以搜索到你想要搜索到的一切,抛去水军和软文,要找到客户真实的发声点,这一点,最为重要。

(3)看。

看竞争品牌,看行业大势,看历史进程。

要看竞争品牌为什么这么做,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是行业的未来方向发生了变化,还是品牌需要年轻化以应对产品的升级,是顶层设计的逻辑出现了新的思考,还是如何,或者怎样,这些也是非常重要。

按照自己的逻辑思维去整理和总结这些,有效的应用自身的方法以及价值体系,去剖析,得到结论。

重点,要有结论。

或者叫总结。

(4)聊。

你需要和别人说说话。尤其是行业中的专家。

因为他们能代表一些行业背后的东西,如果你只是观察到了表面现象,背后的东西,恰恰是这些人能够给你的。

我在做一个拉杆箱的时候,第二件事就是找到了陈格雷聊天,说这个行业。他当时正在做张小盒拉杆箱的开发,在新投资的影响下进入了拉杆箱行业,正风生水起,破千万之姿。

他就给我讲了很多他走过的路,踩过的坑,溅在身上的水。

你也可以和客户聊,和使用者聊,和购买者聊,和很多人聊,但是不是瞎聊,是有目的的得到答案,而不是被混淆。

 3、

三方体系,我所习惯的脉络思考。

  现在进入作业体系,这个是我最近十年常用的思考脉络,可以分享给大家,就是 “三方”体系。

三方是什么?

方向,方法,以及方案。

 第一点:方向。

任何事情,首先要确定的是方向。方向其实就是目标,目标就是定性,你是你要到什么地方。

我们问问题,就是要找到方向,明确方向。

方向错了,所有的就全错了。

好多事情并不是工作做得不好,而是方向做错了。

  第二点:方法。

是三步定位,还是聚焦一点,是几个W,还是简单致胜,是品类界定,还是细节取胜,总之,有一个自己的方法,来落实方向。

方法是什么?方向是要去哪?方法是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每一种都不同,选择一个更适合你的方法,去贯彻落定和执行。

  第三点:方案。

方案,就是具体的解决思路。

4、

“两点一线”,

关于“策略是说什么,创意是怎么说”。

  所以策略要要表达的内容,而不是传递的技巧。

策略分对错,和刚才提到的目标一样,策略说的是对的,表达再差也是对的;但如果说什么都错了,就全部泡汤了。

而说什么,是依据于品牌的不同阶段、不同目的以及解决的不同问题而承载的,但是常规的创业品牌,一般解决于“两点一线”,这是我的个人总结。

两点,是卖点和买点。

 卖点。

俗称产品定位,表达的是“我是谁”,是一个W——“WHO”。

以前做过一个烤全羊的定位,在产品定位这个层级上,直接表达的就是“送上门的烤全羊”,突出的是产品的特点。

品类级定位,一般都是表达“我是谁”,因为这个WHO,重新界定了一个品类,而成为一个新的WHO。

比如有一个酒定位是“中国白酒兼香领袖”,就是这种突破品牌的WHO的表达。

 买点。

俗称市场定位或者传播定位,我个人喜欢叫它买点,实际上它是表达和客户的关系,我为什么买它,就像你定位一个矿泉水是500米矿物岩之下的健康之水,但消费者购买的理由,可能仅仅是外包装很漂亮。

买点是独特的购买主张。

比如之前在开干给京东READ做过一个定位,它强调的就是和kindle的差异,最终的买点定位就是:更懂中文阅读。

  一线。

一线就是一条传播线,传播过程的几个阶段,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这个策略的具体执行内容,以及细节划分。

传播线是很重要的,因为代表着什么时间说,什么地点说,就是WHEN和WHERE的呈现。

包括媒体的使用。

5、

策略最忌讳的是什么都说了,

其实什么都没说。

策略是世界上最容易圆谎的职业,它只要投其所好,表达面面俱到样样精通,什么都好。

就能对客户胃口,令观者满意。

陶醉和沉迷在自己营造的策略语言中。

但是这些面面俱到在创作中,就等于什么都没说。

到了消费者眼中,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你记不住一个浑身都很美的姑娘,但你记得住一个特别白的女子。 

所以,策略是排除法,是减法,减才能简。要传递的是一针见血,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要的就是这种狠劲。

6、

策略的层级,

更高段位的更高要求。

我以前曾经写过,和设计一样,策略如果能够满足三个层级的话,也会产生比较有趣的结果。

产品设计的三个层次是本能层次、行为层次以及反思层次。而策略的设计,不管字句的长短、语气、质感,还是逐字逐句的删减,或者语句的精确,表达的内容,这些就像设计师在雕琢自己的设计一样,外行觉得是耽误工夫,内行人才知道这是专业基础。

本能层次的策略,满足的是最直接的表达,策略完成最基本意思的传递,就像现在的很多宜家广告或者互联网文案一样,直白。满足画面需要传递的内容,这属于卖点型的策略,比如IPHONE的很多阶段都是本能层次的,史上最轻最薄的手机,类似这样的,云云。

而行为层次的策略,表达的是客户的感知度,就是传递出我们要表达的产品使用的愉悦和效用,更多的是和使用场景,以及使用者之间发生关联。

比如奥格威的劳斯莱斯汽车的滴答声,以及著名的“只溶在口不溶在手”。

最后是反思层次的策略,就是能够唤起自我形象,以及个人的满足,以及记忆。比如耐克阿迪这样的体育品牌,比如红星二锅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颗红星。

大部分的客户,还是在满足第一阶段,也就是本能层次的策略。讲究的是抢位,或者站位,或者定位。

比如王老吉加多宝的怕上火,二锅头的正宗和宗师之争,以及我们看到很多的品牌试图打造出与众不同的诉求和表达。

而到达行为层次的这个阶段,强调的是产品带来的愉悦感受,往往品牌到一定程度之后,需要明确产品和使用者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场景的运用。策略表达的过程,就像“上天猫,就购了”。

到达反思阶段,策略需要唤起和每一个人的自我形成呼应,这种呼应是品牌黏度非常重要的支持,就是我就是喜欢,它能让我有独特的品牌感受,可能并非是实质的,可能只是一种情感上的联系。

361°的多一度热爱,约翰走路的永不止步,耐克阿迪这种品牌积淀,都是这种策略的体现。

7、

层次的递进,

一个好策略的构成。

本能层次的策略是单一的,因为其吻合人们最简单的本能,所以它引起的反应是生物式的,它唤起的是消费者的直接上的认知。就像小孩子喜欢甜味一样,本能的策略往往比较粗暴,非黑即白,但是因为受众群的广阔,反而建立起了隔离的标识。

让客户迅速找到你,或者更小成本找到你。

而行为层次的策略,要满足客户的广泛的喜好和兴趣,另外一个就是要和情境相呼应,才会产生行为。

到达反思层次的阶段是情感的纽带,是什么让你和产品之间产生了真正的关系,这个关系是竞争品牌打不去的,我看红星的兄弟或者二锅头的这种旧日回忆,是牛栏山没有的,这个就有情感在其中,无法模仿,只能各自建立自身的表达。

就像海尔兄弟的卡通人物一样,没有任何一个相同人物,有这样的历史价值,和记忆图像。

海尔动画片,真是个牛逼的IDEA,就是没坚持下去。否则生命力比这个电器牛逼。

因为任何东西,形成个性往往是容易的,但是个性维持稳定是难的,需要持久的生命力。策略和文案也如是。

在消费行为的过程中,策略一定要面对的是双重挑战,一个是“需要”,一个是“想要”。前者是needs,后者是wants。

需要是人们的实际需求,而想要是人们的心理需求。我口渴需要喝水,我想要喝农夫山泉,这个消费行为是这样的一个认知层次。

但是需要是由本能策略来决定的,比如王老吉建立了酒桌上可乐之外的另一种饮料,我本能的需要,但是想要,就有文化、概念以及个人眼光甚至是形象,地位等综合因素决定的了。

你买一辆车,你买的第一辆车,你有小孩之后买一辆车,你想出去旅行买一辆车,这些虽然都是你买一辆车,但是消费行为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所以策略解决的是想要,而不是需要。

但是一个新产品的出现,和互联网的出现,需要的本能策略其实在这个阶段,可以大行其道。不需要思考,就形成指令。

这也是“本能策略”在我们中国风行的核心原因。

8、

文案是金木水火土,

策略是一二三四五。 

  面对很多策略,文案有三种选择,一种是直接将这个策略拿过来当标题,另外一个就是将策略丢到对方脸上,让它重来,第三个可以在这个策略基础之上,稍加创意概念,转化角度,令其变得有趣一点。

这也是文案一直面对的局面。

因为很多时候,文案的好与坏不是文案决定的,策略一出台,已知好坏。

一个真正的饭店好吃与否,取决于两个方面,厨师,以及食材。但是大家只看到了厨师的强弱,却忽略了食材本身。

策略对于文案的影响,就如同食材一样,被太多人忽视。很多人一直不太清楚策略和创意的关系,其实特别简单,一个是说什么,一个是怎么说。文案在怎么说的这个部分,其中的一个环节。

但是说什么特别重要。

一个人,你说她长得很完美。如果这是策略,我觉得文案实在毫无落笔之处,传播也没有记忆点。即使后面的概念天花乱坠,但是也难掩策略平庸的事实。

但是,一个人你说她很白,或者声音很动听,再或者她胸很大。后面就会有各种表达的空间。

策略不止是对,更重要的是给后面留出空间。

今天的策略和文案之间的最大的问题是,大部分策略寻求的不是对,而是不犯错。不犯错不是努力去寻找对的角度,而是总结出均好这种模棱两可,自说自话的动作,完成客户的委托很容易,客户也愿意听,但以后传播,对于它的印象是模糊的。

陌陌这样的一个品牌,最早以约炮神器的面目出现,就是很清晰。这是一个对的策略,尽管容易引起争议,但是它留出了极大的空间。

所以策略的强弱,决定了文案本身。这也是文案卖稿最重要的元素,你和策略的吻合程度是什么。

策略,解决的是品牌占位的问题。这个占位的意思,就是我占了,谁也别想抢走。

王老吉和加多宝的上火之争,以及红罐之争,史玉柱定位的脑白金等于送礼,这些都是占位,占据一个位置。

把这个等同于,华与华提出的田七,将拍照时喊的“茄子”改为田七。这些都是企图占据这个品牌词语,或者是位置的一个表达。

任何一个文案的前身就是,先让策略有创意,或者有力量,文案自然就是水到渠成,或者会顺其自然。但如果策略比较弱,比较普通,和其他的策略毫无差异化的时候,文案需要通过自身的表达,建立识别度。

文案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和创意概念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一个文案的好与坏,是它能否准确的将策略表达清晰,以及和画面或者是单纯的靠文字本身,就能够足矣杀死和激发所有的购买欲。

 9、

策略需要坚持,

而不是变化。

无印良品提出的品牌理念,在产品研发和创造上得到了最好的落地。从最早的40种产品,到今天30多年后的超过7000种产品的研发,这些产品设计都忠于了无印良品这四个字本来的理念,从来没有改变。

就像有一个全球客户,有一天突然对他的广告公司负责人说,我发现你们除了50年前竞标提案拿下项目的时候,你们给了我一个新的方案和创意。在这之后的49年,你们没有任何新的方案和创意,全都是旧的。

你们到底在做什么?

广告公司负责人说,我们49年来就做了一件事,就是阻止你用新的创意。

事实上,今天我们同样看到,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新品牌和新理念,旧的还未深入人心,新的就铺天盖地来了。消费者还没消化你的品牌理解,你就自以为是的划分出了无数的阶段和年代。我们总是会自以为的把消费者当做我们,了解这个品牌所有的阶段,每一次的概念,但是实际上,消费者根本不知道。

绝对伏特加数十年来的那个瓶子,也是如此。

一个伟大的创意最核心不是创新,而是坚持。

这一点,尤为重要。

10、

策略如裁缝,创意需谨慎。

策略,就像裁缝。

看着手边的针、线、各个不同的花布,还有边角余料众多材料,开始想这针如何能通过线把这众多材料缝合在一起。而且有设定的主题,表达的色彩以及拼凑的图案。包括第一针的起始和最后一针的收尾,还有关键时,为了保证清晰主题,不得不剪掉的华丽布料。

始于艰难,终获满足。

创意新人,读书仍需谨慎。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晃总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点赞

5

-已有5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畅言一下
0/1000
全部评价
晃总

晃总

微信公众号:晃总

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