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90%的品牌都在做无效增长?

1周前
收藏 0
0
【摘要】:花钱越来越多,增长越来越难。
花钱越来越多,增长越来越难。如果你的品牌增长,感觉像在推一块巨石上山,很可能你已陷入“无效增长”的陷阱。
今天,我们聊一个可能有些刺耳,但却无比真实的话题:无效增长。
什么叫“无效增长”?它不是没有增长,恰恰相反,它看起来非常“繁荣”:
-
GMV在涨,但利润率在跌,不投流就没销量。
-
内容在发,但品牌没记忆点,用户看完就忘。
-
活动在做,但粉丝不忠诚,谁给的折扣大就跟谁走。
-
团队在忙,但部门墙高筑,市场部和电商部永远在争预算。
这种增长,是一种消耗巨大资源,却无法构建起任何长期品牌资产的“虚假繁荣”。它让品牌陷入了“越忙越乱,越投越亏”的恶性循环。
为什么会这样?经过对数十个一线品牌的深度观察,我发现,陷入“无效增长”的品牌,普遍存在四大核心症结:
- 渠道失焦:
各平台各自为战,无法形成战略合力。
- 品效失衡:
品牌与效果左右互搏,无法同向发力。
- 用户失联:
流量如流水,无法沉淀为品牌私有资产。
- 团队失效:
组织内耗严重,缺乏统一的增长语言。
问题的根源,不是你的团队不努力,而是你们的顶层设计出了问题。你们缺少一个能够统御全局的、自洽的——
「品牌增长操作系统」。
在长期的实践与思考中,我将这套系统沉淀为一个完整的战略模型——《品牌内容战略 · CORE引力增长引擎》。
它的核心思想,是帮助品牌完成一次根本性的跃迁:从一个不断追逐热点、消耗能量的“烽火台”,进化为一个向内凝聚质量、自身发光、对外产生强大引力的“恒星”。
一个真正的“恒星”品牌,从不为流量焦虑,因为它本身,就是流量的中心。
接下来,我将为你拆解这个引擎的五个核心层次:道、法、术、势、器。这五层,正是破解“无效增长”的五剂良药。
第一层:道 (Conviction) - 品牌信念
无效增长,源于信念的缺失。
“道”是品牌的起点,是回答“我们为何而存在”的终极拷问。在今天,它必须通过一个物理化身来被用户感知,这个化身就是——“超级爆品”。
所有成功的品牌,都有一支锋利无比的“战略箭头”。红蛮腰之于韩束,深睡枕之于亚朵。你的品牌,必须集中所有火力,打造出这样一支能够刺穿市场的超级爆品。它不仅是销量的承载,更是你品牌信念与价值观的最佳代言人。
相关文章:万字梳理 | 品牌全域内容营销模型
第二层:法 (Offerings) - 内容资产
无效增长,表现为内容的混乱。
“法”是围绕“超级爆品”,系统化构建内容资产的蓝图。我们不能再用“战役思维”去做内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是要用“资产思维”,让每一次内容投入,都能形成可被继承和复利的品牌资产。
我将其总结为“BEST内容矩阵”:
- 文化型 (Branding):
塑造品牌价值,回答“我是谁”。
- 种草型 (sEeding):
激发用户兴趣,告诉用户“你为什么需要我”。
- 销售型 (Sales):
驱动直接转化,给用户一个“立刻拥有我”的理由。
- 消耗型 (adverTising):
放大优质素材,让更多人“看到我”。
这四类内容资产,构成了品牌与用户沟通的完整火力网。
第三层:术 (Routines) - 增长运营
无效增长,症结在于战术的不成体系。
“术”是驱动增长飞轮的精妙技法。在达人营销领域,核心之“术”在于两点:
- 驱动“KOL营销飞轮”:
实现从认知、兴趣到转化的全链路运营闭环。
- 善用“达人金字塔”模型:
将明星、头部、中腰部、KOC进行立体化资源组合,让每一次投放都具备战略意图——头部引爆声量,腰部深耕圈层,KOC沉淀口碑。
“术”的层面,考验的是品牌对平台规则的理解和对人性洞察的运用能力。
第四层:势 (Engagement) - 人群资产
无效增长,终局是无法沉淀用户。
“势”是品牌的终局,是将公域的“流量”转化为品牌私有的“留量”——也就是“品牌人群资产”。这是一种积蓄待发、属于品牌自己的能量。
增长路径清晰可见:
公域种草 (抖音/小红书) → 货架转化 (天猫/商城) → 私域沉淀 (微信) → 口碑裂变 (用户分享)
当一个品牌拥有了强大的“人群资产”,它就摆脱了对平台的单一依赖,拥有了穿越周期的底气。用户的每一次分享和推荐,都在为品牌的“势能”添砖加瓦。
相关文章:万字构建 | 品牌全域人群资产增长飞轮
第五层:器 (Engine) - 组织引擎
无效增长,根源在组织的低效。
道、法、术、势,最终需要“器”来承载。
“器”是支撑整个引力场持续运转的基石,是品牌实现战略的根本保障。它包含了三个核心引擎:
- 数据之器:
以“数据罗盘”驱动科学决策,让每一次判断都有据可依。
- 团队之器:
以“专业协同”保障高效执行,打破部门墙,让组织力成为增长的加速器。
- 机制之器:
以“战略合作”与“技术赋能”构建生态优势,拥抱变化,投资未来。
“器”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品牌战略蓝图能否真正落地,变为现实。
相关文章:一文讲透 | 品牌内容体系及团队搭建
从“诊断”到“治愈”,你需要一张自检地图
看到这里,我相信你已经对“无效增长”的症结和“引力引擎”的框架有了深刻的理解。
但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是:知道病根,不代表就能开对药方。
从“知道”到“做到”,中间隔着巨大的鸿沟。你的品牌,究竟在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是“道”不清晰,还是“法”不系统?是“术”不到位,还是“器”不支持?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布兰德老白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