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部,必须重视高校传播

1周前
收藏 0
0
【摘要】:如题
罗马仕恐怕真要凉了。
6月20日,充电宝品牌罗马仕的快充移动电源3C认证大量撤销,抖音旗舰店下也下架了所有充电宝,还弄出了,罗马仕召回了充电宝,但快递拒绝揽送的“一根筋变两条堵”的局面。
罗马仕,这个一直默默无闻在中低端充电宝赚钱的品牌,被拉到聚光灯下被审视,源头只有一个——大学。
14日,有多所北京的大学发布通知,提醒学生2万毫安时的罗马仕充电宝容易起火爆炸,建议立即舍弃,以防发生危险。“安全提醒”成为了罗马仕危机的导火索。
无独有偶,罗马仕“被大学禁用”的第二天,山东科技大学考试要求中不得使用红米手机的新闻也上了热搜,红米也成为了“被大学禁用”的品牌。
大学,这片昔日被视为商业营销边缘地带的“净土”,正迅速演变为一个能瞬间放大品牌声誉危机的复杂战场。品牌方必须从战略层面重新审视并重视大学传播,否则极有可能在不经意间陷入被动的公关漩涡。
01.高校发声,罗马仕必须听
通常品牌危机,一般都是产品、服务出问题在先,舆论危机爆发在后,又或者有人做了品牌的黑历史集合,这些情况下,品牌无论是联系删稿,还是真诚道歉,公关都能有个抓手。
而发布“黑历史集合”的主体是大学时,常规的手段都会失灵。
因为大学的提醒,不是商业诋毁,而是对学生安全的负责,是真正意义上的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这让罗马仕难以辩驳,毕竟任何充电宝品牌都无法保证产品百分之百无安全问题,你解释的越多,大家反而对你曾经的安全问题越关注。
在公众心目中,大学还具有相当的权威性,罗马仕若采取强硬姿态,起诉相关大学,反而会被视为挑战权威,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反感,导致品牌形象进一步恶化。
罗马仕能怎么办呢?只能先发个不痛不痒的声明,冷处理,希望这事被大家慢慢忘掉。
但大学生,恰恰是社交媒体的最活跃的用户,这种学校内部的提醒,经过大学生之手,能迅速通过社媒实现指数级扩散,最终给公众造成一种“大学禁用罗马仕”的强大舆论。
罗马仕,必须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
02.借大学之口 说品牌负面?
罗马仕还属于品牌历史问题引发的危机,如果一个产品没有安全隐患,大学也不会找品牌的麻烦。
大学不会,其他人呢?
大家都知道,大学有各种类型的服务供应商,有些供应商通过学校直接为学生服务,为了所谓“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他们很可能会提出一些关于品牌、产品的建议。
而一般情况下,大学也不会直接说这是供应商的要求,而是直接把供应商的要求整合,变成大学的通知。最终结果,就会和罗马仕一样,成为“被大学禁用”的产品。
红米手机的负面舆情,就是这样莫名其妙,以至于小米公关王化,也只能在微博上回复了一段模棱两可的官话。
“红米被大学禁用”这一事件的核心在于,发布“禁令”的主体并非大学本身,而是与大学合作的技术服务供应商。
大学不会刻意和品牌过不去,这些供应商却不好说。理论来说,竞争对手或别有用心的组织,是可以通过影响与大学合作的第三方供应商,来对目标品牌进行精准打击。
这种“借道”攻击的方式更为隐蔽,品牌方在追溯源头和应对时也更加困难,也很有可能成为罗马仕第二。
03.大学 被低估的传播变量
毫无疑问,大学,已经演变为一个足以放大品牌声誉问题的复杂变量。
其一,是品牌自身的产品隐患,会因大学的权威背书与道德光环而被无限放大,再经由学生群体的社交网络实现指数级传播,让品牌瞬间陷入有口难辩的信任洼地。
其二,是外部的恶意攻击,能够通过影响与校方合作的第三方供应商,实现隐蔽的“借道打击”,让品牌防不胜防,陷入有冤无处的被动漩涡。
此时,品牌方所倚重的G媒、财经媒体、营销媒体等常规公关渠道,在高校这个相对封闭的舆论场内。这些外部声音难以穿透校园的“信息壁垒”时,常规公关手段也会随之失灵。
因此,品牌方必须摒弃将高校视为一次性营销阵地的短视思维,应将其作为需要长期经营的生态伙伴。主动与校方、后勤及学生建立深度、良性的沟通渠道。
在产品设计上,品牌们也应该有相关的“校园场景风险预警机制”——针对宿舍、教室等校园特殊场景,对产品和供应链进行前瞻性的风险自查与压力测试,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
总而言之,品牌必须重新审视并敬畏大学这个全新的舆论战场。忽视它,下一个被打入漩涡的,或许就在不远处。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廣告狂人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