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的简介

认知失调是由费斯汀格提出的,是指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等的认知成分相互矛盾,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态度与行为。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如做了与态度相违背的事,或没做想做的事,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的程度

失调的程度是认知要素重要性的功能。

对个体来说,要素的重要性或价值越大,由此要素引起的失调程度也越高。

例如,损失一角钱所引起的失调就无法与损失 100元所引起失调相比。如果某人不喜欢吃菠菜,但又多少吃了一些,这会产生失调,但程度却不会太高,因为不喜欢吃菠菜和吃了些菠菜在个体的认知结构中都不占重要地位。

在决定失调的程度时,必须考虑认知结构中所有与失调有关的认知要素。

前面我们谈到的失调只包含两个认知,实际上,每一种失调都牵涉到两个以上或更多的认知。除了两个主要的认知外,其他有关的认知也都对失调的程度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例如,主张和平和参战是两个矛盾的认知,会导致认知失调,但个体参加战争可能与保卫祖国的认知一致,因而可以减少失调程度,或者根本不会产生失调。

在通常状况下,人们总是习惯于在相互协调的认知体系内接受各种信息,从而使个人的认知体系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

但是在现实的信息接触过程中,由于个人差异的存在以及所接触到信息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人们不可能只接触符合自己认知体系的信息。

认知失调理论在营销的应用

有的信息可能完全是新信息,有的信息则可能是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相矛盾的信息。

当这种异化信息冲击个体的认知体系时,就会与原有的认知因素呈现出不协调的关系,从而导致认知失调和心理紧张。

上面提到的“我每天喜欢饮用少量的酒”和“适量饮酒有利健康”是某个个体的关联协调认知。但当出现“医生要求我戒酒”的认知时,该个体一直以来的协调认知就可能被打破。

此时,个体为了解除紧张会使用改变认知、增加新的认知、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改变行为等方法,来力图重新恢复平衡。在刚才的例子中,该个体有多种选择可以恢复平衡,如遵守或忽视医生的建议等。

在传统媒体广告中,利用认知失调理论来引起受众注意,从而改变受众认知的广告创意也是存在的。

例如奥格威的名篇《穿哈撒威衬衫的男人》,就是利用了眼罩与整个画面的不协调来衬托出穿该品牌衬衫的男人个性十足。

但是由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具有主体传播性强、传受双方互动性弱等缺点,使得受众不容易消除紧张、恢复认知协调,从而限制了认知失调理论在广告创意方面的发挥。

认知失调理论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

1.设置悬念

悬念广告是指通过在广告中设置悬念,引起受众的好奇心,激发起他们的关注情绪,然后通过解释悬念,使受众记住相关的商品或劳务信息。

传统的媒介广告中,广告信息通常不是一次,而是通过系列广告,由粗至细、由部分到整体,或者说,随着广告系列的发展,广告信息逐渐充实和完善。

如此一来,受众可能会由于一次或几次连续解不开悬念而选择放弃。相比之下,由于网络悬念广告的答案就隐藏在链接背后,受众只需点击就能解悬,所以更受网民的欢迎。

例如某家网上购物公司为了征集注册会员,选择在一家门户网站上发布了一则悬念广告,标题一语双关——《就怕你不“点”我》。此题一出,立刻吸引了广大网民的好奇心,短短一天注册人数就达上千人。

2.比例失调

现实世界中,人们对物体大小的知觉是有一定认知习惯的,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人们的认知失调。

以前有个“声乐”牌的旅游鞋广告,主画面就是运用了一支高达4米的巨鞋来突出这个品牌。

网络广告中也经常使用类似的手法。

例如人们在网站上看到的旗帜广告大都采用648 X 60的横幅形式或120X 270的对联形式,而IBM公司推出AS/400电子服务器的时候,大胆采用了148 x 800的长幅形式。它通过纵向的延伸,可以表达的内容比普通广告多,对于产品和品牌的宣传也是如虎添翼。同时,这种形式的广告在国内几乎没有,可以很好地满足网民的好奇心理。

3.合成艺术

该手法是将商品通过某种方式“注入”到人们熟知的艺术作品中去,构成新的整体。

由于被“注入”商品本不是该艺术品的一部分,使人觉察到与原作品的差异,产生认知失调。运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受众的注意和兴趣,还能帮助建立商品与该艺术品的联系,使商品在某种程度上获得艺术MEIJIEJINGYING I媒介经营作品声誉的迁移,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好感度。

由于网络广告是一种基于电子技术的新型广告,利用各种图形软件合成形象十分方便,所以合成广告在网络世界中比较常见。

例如达·芬奇的著名油画《蒙娜丽莎》就曾被许多商家利用进行广告宣传。其中一则网络广告便是给蒙娜丽莎佩戴上了一只钻戒,让闪闪发光的钻戒和蒙娜丽莎的微笑发生关系,以此凸显出该品牌钻戒的珍贵。

点赞

0

认知失调理论的相关词汇
喜好原理幸存者偏差大卫·奥格威的广告准则前景理论气味营销STEPPS传播模型受众商品论尖叫效应使用与满足理论5W理论一度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ROI理论比例偏见阿尔·里斯和劳拉·里斯的品牌法则全方位传播理论场域理论奥美360度品牌管家七秒钟色彩理论期望-确认理论CCDVTP营销模型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SMART原则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蔡戈尼效应DAGMAR模式选择理论技术产品采用生命周期/新摩尔定律AIDMA法则两级传播论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跨界营销禀赋效应议程设置理论峰终定律附着力因素法则口红效应哈默定律知识的诅咒黄金圈法则交易效用理论安索夫矩阵压力反应论啤酒效应弗洛伊德的动机理论市场势能论详尽可能性模型惯力营销USP理论精益营销6R策略注意力营销口碑营销AIDEES模型环境威力法则3B原则场景营销折中效应利基营销理论舆论倒逼长尾理论第二曲线损失厌恶理论多看效应焦点访谈法李奥贝纳的固有刺激法4p营销理论定位理论偏好公理AIPL模型MOT理论赌徒谬误马斯洛需求模型视觉锤理论框架效应弗洛伊德需求理论AISAS法则半球理论猫咪经济学社交货币沉默的螺旋理论FCB方格理论品牌形象论高山战略HOOK上瘾模型危机公关5S理论心理账户色彩心理学意见气候归因模型垂直整合睡眠者效应适度效果论定位理论消除不满论狄德罗效应共鸣论路径依赖理论SIVA理论4C营销理论流量池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