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简介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同传统的讯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使用与满足理论在传播学研究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魔弹论过分夸大媒介效果而忽略受众的时候,“使用与满足”将传播学研究从完全的媒介视角带入到受众视角的新领域。

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应用

———以微博为例,我们可以利用微博获取需要的信息;也可以看搞笑段子、心灵鸡汤、影视欣赏等进行娱乐消遣;第一次见面可以留下微博账号,某种程度上,微博成为了一种扩展社交的工具,可以维护和拓展人际关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微博上对这些进行记录,这是通过自我暴露获取认同;而想要了解一个人,去他的微博主页看一下最近发的微博也就八九不离十了,这满足窥探他人的愿望;而很多企业也把微博作为商业营销危机公关的平台。

“使用与满足理论”所强调的是选择媒介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受众手中,互联网的产生是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了个人信息需求,但作为获取信息的工具,它是一种形式上的胜利。

值得注意的是,受众或者是为了消磨时间,或者是出于生活习惯对媒介恋恋不舍,而不是选择特定的信息内容,容易导致受众忽略了内容需求的感受。这可能会导致受众患上媒介依赖症,变成“容器人”,现实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沉入网络信息海洋,面对繁复冗杂各类信息,难以辨认真伪,娱乐至死;从不当途径中使用网络媒介,发生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事件。

点赞

0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相关词汇
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一度效应哈默定律第二曲线框架效应4Rs营销理论AIPL模型用户体验的五层模型波纹效应4Vs营销理论危机公关5S理论巴甫洛夫模式MOT理论黄金圈法则品牌行销戒律米勒法则归因模型SIVA理论色彩心理学半球理论传播过度FABE销售法长尾理论逆火效应附着力因素法则3Rs+4Ps服务营销组合选择理论定位理论品牌形象论焦点访谈法猫咪经济学市场势能论高山战略比例偏见巴纳姆效应STEPPS传播模型使用与满足理论偏好公理奥卡姆剃刀原理喜好原理锚定效应大卫·奥格威的广告准则AIDMA法则口红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惯力营销FAST模型两级传播论生命周期总价值幸存者偏差威廉·麦奎尔的预防接种理论意见气候AARRR模型基模理论STV模型七秒钟色彩理论六度空间理论纯暴露理论受众商品论宜家效应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弗洛伊德需求理论技术产品采用生命周期/新摩尔定律李奥贝纳的固有刺激法跨界营销纳什均衡与霍林特模型植田T理论知识的诅咒马斯洛需求模型口碑营销USP理论共鸣论短缺原理/稀缺原理禀赋效应尖叫效应AISAS法则品牌资产五星模型沉默的螺旋理论损失厌恶理论尾数定价策略首因效应峰终定律3B原则借势营销睡眠者效应气味营销4p营销理论场景营销折中效应环境威力法则敏捷营销主动学习论社交货币赌徒谬误说服的传播模型编码/解码理论AIDEES模型交易效用理论安索夫矩阵注意力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