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曲线
第二曲线的简介

第二曲线是在1996年美国畅销书《第二曲线》中,美国未来学院院长扬·莫里森(Y.Morrison)提出的。

莫里森(Morrison)在书中,总结了世界许多著名企业成长发展的规律,提出了“第二曲线”理论。

他认为,所谓第一曲线即企业在所熟悉的环境中开展传统业务所经历的企业生命周期,而第二曲线则是当企业面对未来的新技术﹑新消费者﹑新市场所进行的一场彻底的、不可逆转的变革并由此而展开的一次全新的企业生命周期。第二曲线的基本事实就是变化。这种变化包括许多方面的转换:社会、市场、个人和企业。

第二曲线的特点

“第二曲线”理论具有如下特点:

(1)“每一行业都必须面临第二曲线,因为这是由外部变化引起的,并非由一个公司本身能够控制的”。对于企业,“第二曲线来自于三大力量:新技术﹑新的消费者和新的有待开发的市场吧。

(2)两条曲线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总是相对应的,组织或个人发展的过程就是两条曲线不断交替发展的过程。“第一曲线”往往代表着传统的﹑现实的发展状态(或者目标﹑模式),“第二曲线”往往代表着组织或个人未来的发展状态(或者目标﹑模式)。一个具有历史传统的企业若能坚固并经得起巨变,才能成功地从第一曲线跨入第二曲线。经过一段时期,时空改变了,这第二曲线又变成第一曲线,于是又要开创新的第二曲线,轮流交替。在两个曲线的世界里“变化”是确定和正常的。

(3)两条曲线之间总是有矛盾冲突的,但作为一个企业的“关键人物(决策者)”永远不要停止寻求更好的策略,“你应该永远抱有这样的信念,尽管现在所采取的策略不错,也应该相信,还有更好的策略,这样就能够消除许多第二曲线背后的假像”。

(4)在第二曲线阶段企业取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领会变化”。实施“第二曲线”策略,实际上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是不确知的,因此,“关键人物”要充满希望和自信,积极寻找时机,要敢冒经营的风险,否则就要导致经营失败。

(5)两条曲线之间是有较大跨度的,所以企业发展目标的跨越往往是突变的,是一种质的变革。与此同时,两条曲线转换的过程中,决策者要冒着较大风险,往往要经历经营业绩的下滑期。

第二曲线的启示

企业的第一曲线是它的主导性传统业务,第二曲线是与传统业务差别很大的,能成为企业未来收入主要来源的新业务。为了寻觅这样的业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

(一)分析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给自己定位

企业的环境往往是难以控制的,只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所以,盯住外部环境的变化是追寻第二曲线的切入点。外部环境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类。宏观环境有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微观环境包括产业性质、市场结构,供求关系、公众等方面。

企业内部因素是能否成功跃上第二曲线的条件,但这些条件比较容易改变。关键问题是要分析现在有什么优势、向第二曲线跳跃中还缺少哪些条件,以及如何弥补和改善。

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机会。选取一种本企业准备抓住的机会就是给自己定位。即通过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明确“我们的企业是什么,将会是什么以及应该是什么”。

(二)寻觅第二曲线的征兆和生长点

第二曲线是未来的主导力量,但是它萌芽于现在。通常来说,新的技术、新的消费群体、有待开发的市场是第二曲线的三个生长点。从这三方面观察第二曲线的征兆,留意第二曲线的动向,有助于把握第二曲线。

技术。过去20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使一些企业原有业务能力进行了彻底转换,跃上了第二曲线。例如,信息技术为即时制造,精益生产提供了可能,也赋予了快运、直销等服务业务全新的概念。

消费者。由于收入的提高和社会变迁,消费者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毫无疑问,这些消费群体是企业由传统业务向新业务过渡或扩展的很好机遇。

待开发的市场。待开发的区域性市场也是企业第二曲线的生长点。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纷纷进驻中国就是由传统业务向新业务扩展的举措。

(三)预测第二曲线的相关因素

即使抓住了第二曲线的生长点,如果对第二曲线的来临步伐、影响力、支撑力量和限制因素缺乏足够的了解,在第二曲线上也很难取得满意的回报,甚至损失惨重。例如,许多企业看到房地产(尤其是高档房地产)将会是成长很快的一个产业,但是高估了它的成长步伐,因而过早地跃上了这条第二曲线。结果是大量资金在这条缓慢成长的第二曲线上被套牢。

点赞

0

第二曲线的相关词汇
鸟笼效应利基营销理论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凡勃仑效应纳什均衡与霍林特模型巴纳姆效应米勒法则哈默定律逆火效应受众商品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啤酒效应技术产品采用生命周期/新摩尔定律详尽可能性模型SMART原则尖叫效应诱饵效应DAGMAR模式FABE销售法USP理论舆论倒逼惯力营销共鸣论跨界营销4C营销理论品牌行销戒律定位理论归因模型AISAS法则纯暴露理论长尾理论气味营销幸存者偏差零售生命周期理论蔡戈尼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框架效应前景理论比例偏见喜好原理MOT理论品牌3Vs战略4p营销理论适度效果论使用与满足理论低卷入学习模式赌徒谬误色彩心理学路径依赖理论奥卡姆剃刀原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基模理论注意力营销折中效应传播过度阿尔·里斯和劳拉·里斯的品牌法则消除不满论压力反应论HOOK上瘾模型弗洛伊德的动机理论社交货币弗洛伊德需求理论峰终定律宜家效应定位理论FCB方格理论AIDMA法则消费者主权理论马斯洛需求模型5W理论ROI理论3Rs+4Ps服务营销组合损失厌恶理论偏好公理口红效应语言钉理论环境威力法则安慰剂效应锚定效应规模效应个别人物法则STV模型猫咪经济学场景营销4Rs营销理论生命周期总价值六度空间理论场域理论交易效用理论短缺原理/稀缺原理波特五力模型说服的传播模型安索夫矩阵视觉锤理论STEPPS传播模型黄金圈法则波纹效应AIDEES模型LAST原则品牌形象论